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东风小学,525024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中形成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国家各级各类院校的教学中,教师也在以不同的形式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小学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上加入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带来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理念下,义务教育阶段也在通过不断优化教材内容,达到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小学生受到年龄特征的限制,在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时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教师也应当立足学生自身的水平,将传统文化与教材目标互相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注意,要在授课环节的点点滴滴处渗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真正推动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一、挖掘教材元素,渗透传统文化思路
在小学学科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方向。传统文化以不同形式渗透在教材中,需要教师的挖掘和研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同时也要将学科知识的讲解和传统文化互相融合,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
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将相和》这篇课文时,在该篇文章的讲解中,教师就应当重视与传统文化的互相融合。首先为学生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在第四段,第五段以及第六段分别描写了赵王召见蔺相如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这几个段落中有哪些蕴含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例如,一些学生会说蔺相如智勇双全。教师继续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宦官缪贤推荐的好说明了什么?第二,蔺相如是其门客,却得到了大力举荐,能否表明缪贤举贤不避嫌的品质?第三,缪贤这一举动可否被认定为,不嫉贤妒能?第四,赵王接纳了宦官缪贤的意见,是否表明赵王自身有择善而从的优良品质?第五,蔺相如在秦国发生的各种事件,可否用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等词语来解释?从这几个问题能够让学生激发深度学习意识,并深刻感受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再比如,讲解《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该篇文章为学生展示中国传统的孝文化,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完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分析文章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第一,“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一场景能够说明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母亲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教师继续为学生进行细节剖析,例如,在该句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推敲,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为母亲和作为孩子的内心活动。在该句中“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这句话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学生感知母爱伟大的情怀【1】。
二、丰富融入机会,创建良好德育教育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是道德品质与正确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小学德育教学的培养内容,还可以将积极正向的思想引导带给学生,帮助小学生正确建立价值观念,帮助心智健康成长。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品质与祖国建设的责任召唤下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中见义勇为、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等都是教育学生的良好品行,将这些美德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品质熏陶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可以更加积极乐观,不断向上,努力提升自身成长价值,帮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德育思想教育培养过程中环境的建设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丰富的传统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渗透。学校可以通过文化宣传栏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功效。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学校可以通过传统习俗和传统精神为学生传递更多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思想,通过张贴条幅和标语完成传统文化的建设,使文化传统更加有针对性达成德育教育培养。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良好融入。例如,学校可以建设专属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向学生传递更多优秀道德品质内容培养。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群内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利用新媒体形式转变传统德育教育形式,更高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2】。
三、注重延伸文化知识,编写相关的教学题目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延伸文化知识,特别是解答相关的教学问题时,更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题目来丰富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知识储备量,拓展自身的视野。知识储备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解答题目的角度就越新颖,就越容易接受新的教材内容。此外,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题目中进行编写,促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我国的文化知识。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甲印刷厂一天可以印刷6吨纸,乙厂一天比甲厂多印刷4吨纸,请问乙厂一天可以印刷多少吨纸?在这个的题目中涉及了我国的印刷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史和造纸术的发展史,研究纸张的制作过程,以此了解我国传统的印刷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四、积极提高教师专业领域和素质培养
小学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培养重点,教师应积极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在小学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养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将二者充分融合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吸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基本形式。教师是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基本,只有建立高素质小学教育水平和对传统文化的高度理解,才能推动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3】。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有很多意义,例如,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借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小学教师也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时刻为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形成继承和发扬文化的责任感。只有在小学阶段让学生的传统文化种子萌芽,并植根于心田,才能在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学习中逐渐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鹿鹿.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海外文摘,2022(7):3.
[2]邱凯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34-36.
[3]赖恒.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