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税制改进研究

/ 2

基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税制改进研究

谭晓雯  张黎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  237006

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这已经成为现代税收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关注税制对公平和效率的影响,验证税制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进一步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中国税制结构

(一)税制结构定义

税制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要求,为筹集财政资金而设置的不同税系、税种及税制要素的组合,所以税制结构通常涵盖三个层面。其中税系结构(宏观)是指国家税收体系中税系的配置,一般以直接税和间接税来表示;税种结构(中观)则是指强调各个税种之间的配置,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税制要素结构(微观)指每一税种的要素及构成关系,包括纳税人、税率等。直接税与间接税划分的依据是税负能否转嫁,若税负容易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为间接税。

(二)中国税收制度主要特点

1.税收收入保持增长态势,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比重差额已从1994年的70.5个百分点缩小到2022年的29.6个百分点,但税制结构总体上仍以间接税为主。

2.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分税种看,2022年全国税收收入最高的四大税种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9.2%、26.2%、10.0%、9.0%,贡献了我国超70%的税收。

3.税制结构整体呈现累退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生活必需品开支占比相对较高,且价格弹性小,税负易于转嫁,因此增值税具有累退性。由于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占比非常高,使得税制结构整体上仍具有累退性。

4.直接税累进程度不高。当前我国对利息、股息、红利以及财产转让所得等资本性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高收入群体征税累进程度不高,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

二、实证分析

本文用泰尔指数衡量公平,用人均GDP衡量经济增长,借助实证分析方法,验证税制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公平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进一步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1.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为准确度量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税系结构和税种结构作为解释变量,其中税系结构为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值,税种结构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五大税种分别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将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均 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为避免变量遗漏误差,加入如下控制变量:宏观税负、物质资本投资、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以上四大控制变量分别用于衡量总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考虑到面板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区间为 2000年至2021年,研究对象为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观察值共682个,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1年至2022年的《中国统计摘要》以及部分省市统计年鉴。

  2.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由于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能存在不随时间而改变的遗漏变量,假设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支持假设,故选择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设定基本模型如下:

在回归模型(1)中,Tax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之比,在回归模型(2)-(6)中,Tax分别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占税收收入比重;KZ为4个控制变量,ε为噪声误差项。

为缓解由于样本数值波动引起的异方差,实证分析中对全部变量做取自然对数处理,进而将各变量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

(2)相关性检验

对模型(1)-(6)中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相关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两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8,符合要求,适合做回归分析。

(3)基本模型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税系结构方面,直接税与间接税比值的系数为0.555,在0.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提高直接税占比、降低间接税占比有利于经济增长。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向,比重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人均GDP下降0.98%和0.25%;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与房产税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向,比重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人均GDP提高0.199%、0.282%和0.761%。

(4)稳健性检验

    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为检验前文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现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其他不变。回归结果显示,结论与基本回归结果一致,验证了前文结论的稳健性。

(二)税制结构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实证检验

  1.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考虑到城乡人口结构的影响,且泰尔指数对分散于两端的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变动较为敏感,故选取泰尔指数(theil)作为被解释变量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其中,代表城镇,代表农村,代表t年城镇居民收入或农村居民收入,代表t年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总和,代表t年城镇人口数或农村人口数,代表t年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综合。同时,为避免变量遗漏误差,加入如下控制变量:城镇化率、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金融发展程度。

2.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假设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支持假设,故在实证分析税制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时,将采用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模型,设定基本模型如下:

在回归模型(7)中,Tax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之比,在回归模型(8)-(12)中,Tax分别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占税收收入比重;KZ为4个控制变量,ε为噪声误差项。同样,为缓解由于样本数值波动引起的异方差,实证分析中将对全部变量做取自然对数处理。

(2)相关性检验

对模型(7)-(12)中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8,符合要求,表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适合做回归分析。

(3)基本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7)-(12)回归结果显示,税系结构方面,直接税与间接税比值的系数为-0.259,在0.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提高直接税占比、降低间接税占比将使得泰尔指数减小,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税种结构方面,所分析五大税种中,仅增值税比重对泰尔指数的影响显著为正。

(4)稳健性检验

与“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方法一致,本节同样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结论与基本回归结果一致,验证了前文结论的稳健性。

三、政策建议

新时代中国税制结构优化的方向应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使其既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又有利于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同时还要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

(一)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

一是鼓励企业创新和开展研发。持续实施优惠政策,适度放宽政策适用对象,鼓励企业创新。二是继续稳定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三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制度中的比重。

(二)推进房产税改革

一是推进房产税普遍征收。应该逐渐将房产税从试点征收推进至全国征收。二是完善财产登记制度和资产评估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房产税的征收。

(三)完善企业所得税

一是严格管控企业偷逃税行为。防止企业高管注册新的个人独资企业,将自己的薪酬转化为个人独资企业收入的行为。二是增加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从而为更多中低收入者提供就业机会。

(四)调整和完善资源税

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资源税地位不断提升。适时扩大征税范围,可将森林、山岭、草原等资源逐步纳入全国普遍征税的范围,从而构建起多税种集成联动的绿色税收体系。

(五)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一是精准实施税务监管。建立健全以“信用 +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监管,加强纳税人的违法成本。二是加强信息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要加快信息体系的建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确保纳税公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