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生 “错误”看待过程与结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利用学生 “错误”看待过程与结果

 卢雅娟

西安高新第六小学 710065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哲人、教育家关于错误的格言警句:“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海)“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理就是从本身的错误当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体验中去学习。”(恩格斯)这些著作和警句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了人们错误的价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而且是必然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错误的原因,利用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课堂中的“闪光点”,成为学生获取新知的有效资源。

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还要善于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上,找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它的对称轴是4条,谁知话音未落,突然冒出一个响亮的声音: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 “老师,不对,应该是2条。”。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它的对称轴是4条,这时 “不,是4条”,“2条!”……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期盼着我的答案。究竟是2条还是4条呢?此时我想:如果我给出结论,学生会关注答案到底是什么,而对于推导结论的过程研究失去研究的兴趣。既然有学生提了不同意见,虽然课程时间有限,但为何不借此机会再抛给学生,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呢?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刚才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究竟是2条还是4条,你们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 “那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过了一阵,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真的只有2条哎!”。“是2条!”,赞同2条的声音越来越多。“老师,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请学生上台的反馈时候A生还是面向老师方向我引导孩子说:“既然是给同学们阐述你的观点,你应该面对着大家讲会更好。”A生用实物操作阐述完毕,台下的学生听得格外的认真。原本以为学生以为问题到此结束了,此时B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B生拿着本子站起说,原来他用了画一画的方法,我顺势用实物投影加以展示。学生的确很聪明,我在心里赞叹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此时,我再问孩子们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时,当时那不同的声音的同学,兴奋的挥舞着小手说“2条!”原本预计3分钟解决的问题一来一回用去近了10分钟。

这个教学实例在我们的课堂里出现的次数不少,以往的教学中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受体,教师“灌输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只需要记住老师讲的,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正是这些真实的错误,蕴涵着学生原汁原味的思维过程,真实课堂教学中最为珍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识别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生成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要将错就错地引导和化解。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往往会引发出更多的新意,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实际上这种“结果,轻过程”观念老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一,这与传统教学所形成的固有观念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学生知识的受体,教师“灌输地”讲,学生被动地,学生只需要记住老师讲的,至于形成结果的过程有时被忽略了,有时也是被老师生硬地讲出来这种方式下,学生很有其自主性;其二评价体系有关。长期单一的评价标准“唯分至上”,更加加剧了这种认识;其三大家守着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愿做出尝试和改变。对老师来说,只关注结果,课堂会变得简单省下时间去做练习;而关注过程会增添许多无形的劳动,太操心费力,且效果不明显,毕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在“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其弊端已经凸显出来。我们的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枯燥、机械的练习造成学生创造力的缺失。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我们的学生虽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屡有斩获,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寥寥无几。

诚然,在数学教学中,结果非常重要,做题时要用到这些结论,但不少教师对结果看得过重,而对其推理过程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或直接省略,更有甚者,让学生去背诵概念、结论,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消化不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教师“教的简单”,“省事”,学生似乎也不“费力”,可是这样,学生往往“不仅低分,而且低能”,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是不相符的。

那么,如何看待过程与结果两者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过程与结果都要重视,如同种庄稼,没有施肥、除草、灭虫,何谈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两者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大家知道,许多概念、公式、定理都是先哲们长期积累的知识财富,我们一定要掌握,传承下去,但同时,我们更应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推导方法,在课堂上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让学生“知”,而且要让他们“懂”,更要他们“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人才。

课堂上,当出现这个“小插曲”后,我给同学们讲到:“虽然有的同学预习后知道了结果,但仅知道结果是不够的,你们能不能像数学家一样去把它推导出来呢?实际上,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就能做到,大家尝试一下吧。”大家运用纸片等学具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很快推导出了结论,大家的探究热情非常高涨,体会到了做学习的主人的乐趣。这样,既注重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又对结果进行了强化,同学们不仅记住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而且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时时都会遇见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回避,应用资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思错、改错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过程与结果”,“知识和能力”,二者可以兼得,不可偏废任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师用书》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