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建设存在问题及可行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0
/ 2

山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建设存在问题及可行模式

周宗清

巴东县官渡口镇水利水产管理站  湖北省 444309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水也被称为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安全,提高生活用水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其中,山区地区的饮水安全成为了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与城市地区相比,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想要保证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选择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做好工程管理十分重要。为使农村居民都用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修建了众多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工程。不论是利用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水源建设是关键。分析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形式水源工程建设模式,对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关键词:山区农村饮水水源

引言

山区农村供水工程是山区农村基础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山区农民来说,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的基础生活质量。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在农村地区建设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用水,而且还能够有效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在有效改善山区农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还能维护生态稳定,保障广大农民正常生活。为了有效的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定期对山区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维护,严格管理。

1山区农村供水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存在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山区的农村。供水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加强供水运行管理可实现当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解决居民生活用水与农作物灌溉的生长需求。我国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淡水总资源约为两万八千亿平方米,仅占全球淡水总资源的百分之六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两千三百平方米,甚至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山区农村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时常要重复利用水资源,因此对其进行供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山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建设存在问题

2.1供水稳定性不可靠

山区供水工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加压延伸”,是将平原地区的自来水,通过加压设备,将自来水送至高海拔山区,另一种是“一站多源”,是将山上的溪沟水、水库水、深井水通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供山区居民使用。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其中的加压设备和水处理设备是核心,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而目前各种供水设备尚未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处偏远,更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另外任何设备的质量无论再好,都需要专业完善的后期维护进行保障。而目前由于管理维护的多样性,没有一个统一的维护管理模式,导致山区供水的稳定性极为不可靠,经常产生断水现象。

2.2水质难以保障

很多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在建设与管理时,因为山区居民的用水特点,以及山区周边水资源较为丰富,导致管网内的自来水使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直接导致山区农村供水管网内的水大多为“死水”,容易滋生很多的致病细菌,进而产生一些杂质副产物,供水水质较差,群众饮水质量较低。所以当前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很难得到保障,并且饮水安全值得担忧,甚至一些水当中存在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3山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源建设模式

3.1确定供水规模

(1)在确定用水标准时,先要分析出用水量指标,再参照有关山区供水技术的规定,确定出最大日供水定额,保证每人日供水定额在 90~130 L。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设计中,选择每人日供水额 110 L 左右即可。(2)确定公共用水标准时,村民日生活用水量取值应当控制在全村饮水水平的 8%左右。在山区各村落公共用水量协调中,要保证居民的每人用水量需求为全村饮水水平 7%。(3)管网损失确定中,要参照管网的损失情况,结合现有供水方案、管网功能及使用材料属性,做好管网的基本设计。在管网损失水量确定中,可采用总水量的 10%界定。(4)日变化系数标准确定中,取值应当控制在 1.5 左右,保证工程的年供水量变化指标,注意本次设计中饮用水资源的日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1.4)。

3.2 水源水量平衡

(1)分析水库原功能蓄水量指标,核算需水量变化,采用年供水量及有效库容指标计算水源水量,确保供水保证率超过 95%。(2)水处理系统选择中,要注意分析山区的地势、空间、降水等因素,探讨影响水源水量的运行、维护成本。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中,可采用具有沉淀、过滤、净水于一体的沉淀池,对当前水资源进行净化,消除水体中的颗粒物、杂质、微生物及富氧化物质,并注意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包括铁、锰等,满足水质净化的要点。水处理系统所占据的空间较小,前期投入、管理所需求的费用较高,但采用沉淀池处理水资源,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且整体维护管理操作相对便捷。所以,水处理系统选择中,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做出一定区分,若场地空间较小,可采用一体化水处理系统;若山区的作业空间较大,可采用沉淀池处理系统,所以本工程规划中选择沉淀池的效果更佳。

3.3输配水管方案

输配水管道应用中,要事先确定好输配水管道的安装要求,通过确定水厂位置及输水口和取水口的方向,确保取水口高度高于输水孔,确保原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到净水厂中。若输水管道的长度过长,可利用双管结构,可避免管道检修期间停水问题的影响,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同时,要分析管径的大小,利用综合考量的方式分析水体的流速、水头流失指标,确定粗糙度参数;若供水工程为集中式,那么可选用树枝形规划模式。

3.4 管材选择

由于配水管道的种类相对复杂,故管材选择中要尽可能保障管道的承载力、承压水平,注意考虑管道设计中项目的成本投入要求,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要选择承压效果好、耐腐蚀较好的管材,尤其是要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注意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选择聚乙烯管、预应力钢桶混凝土管等材料都符合要求。但要注意分析供水总管的指标,若供水总管、干管的管径大于 400 mm,那么选择 PCCP 管效果较好;若管径在 400 mm 以内,则选用聚乙烯 PE 管的效果相对较好。

3.5加强运行管护

相关部门还要严格管理供水水质,对其进行定期检测。若将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相关部门应该依照区域内的地下水补给的具体情况划分水源保护范围并设置栅栏,对深井加盖上锁,禁止采矿等影响水源的行为;若是将泉水作为供水水源,相关部门应查阅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了解水量和水质的具体变化情况,依照径流补给区划分水源保护范围并设置栅栏,禁止乱采乱挖等影响水质的行为;若是以蓄水工程作为水源,相关部门要重视蓄水设施附近的保护工作,在蓄水设施附近不可建设厕所、污水池等建筑物,要确保供水的安全卫生;若是水源地附近有厂矿企业建设完成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搬迁,相关单位应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污水净化设施,不可排放污水污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贯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理念,相关人员要尽可能优化山区饮水安全小型集中供水设计要点,采用科学的监控思路、管理思路做好工程的在线管理技术,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在消除作业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建立可靠的管理机制,为居民饮水用水提供一定便捷。

参考文献

[1]李世军,黄喜良,李伦.河南省农村饮水事业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27-28

[2]胡丽娟.长葛市农村饮水安全供水水源分析工程[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9):55-56.

[3]丛丹.解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水源优化配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科学技术创新),2015(20):249-249.

[4]叶大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水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9):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