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 312030
【摘要】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弱,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感受的关注,运用合理的方式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科学教学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还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均衡发展。但在实际的科学教学活动中,部分幼儿教师会因自身的理解不当而出现教学方面的问题,既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提升,也会降低科学教育活动的效率,不利于幼儿的深度学习活动开展。本文主要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科学活动;深度学习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教授,不重视过程
很多幼儿教师会因幼儿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强而出现简化科学教育活动的情况,往往会忽视幼儿的学习感受,简略进行科学实验,过度强调科学结论。幼儿很难结合这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根本无法结合科学实验过程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只能在教师的言语引导下记忆部分科学知识。但幼儿的记忆能力较弱,单纯的语言教学只会增加他们的学习难度,并不会给他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而很多幼儿都会出现遗忘科学知识或知识混淆的情况。而且,幼儿无法在这样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学会观察细节,也无法主动思考问题,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抽象化的语言表达也会增加幼儿的理解难度,让幼儿出现一定的畏难心理。
(二)过度依赖教材,不重视幼儿
目前,不少幼儿教师的个人科学素养并不高,因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会过度依赖教材内容,在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时候往往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很少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优化创新活动。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而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但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使很多幼儿产生错误的认知,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另外,很多幼儿教师盲目结合幼儿发展教育理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未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因而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过多参考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而来从实际情况出发,无法结合幼儿学习生活来,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很难提升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其活动参与度也会不断下降,很难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而且,幼儿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容易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这也不利于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幼儿教育会对幼儿未来的学习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合理的幼儿科学教学活动既无法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也可能会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出现学习效率较低、专注力较差等问题。
(三)教学语言抽象,幼儿难以理解
很多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往往以科学知识教学为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会出现忽视幼儿学习情况的问题。幼儿理解、学习、感受能力都较弱,因而大部分时候幼儿教师都需要借助肢体语言和图画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知识。但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很少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设计适合幼儿的教学语言,往往运用直白和抽象的教育语言引导幼儿。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会很难理解教师的言语,也无法结合科学活动内容加强对科学常识的理解,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不少幼儿教师虽然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但幼儿的科学素养提升较慢,既影响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发展,也使幼儿无法提升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增加活动演示,提升幼儿体验感
为了帮助幼儿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幼儿教师需要增加活动演示。如此,幼儿教师能提升幼儿的体验感,让幼儿在不断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提升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如,学习与浮力相关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先准备一个大水盆和木头、石子、塑料瓶等物品,然后将各种物品依次放入大水盆中,再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物品入水后的情况。结合实际观察,幼儿会发现木头和塑料瓶浮了起来,但是石子沉了下去。这样幼儿会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东西会沉下去,有的会浮起来?”以幼儿的问题为基础,幼儿教师便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尝试,放入其他的常见物品,再来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在幼儿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将铅笔、橡皮以及写过的纸片等放入水盆,幼儿会发现有些物品在放入水中时,会有一股小小的“力”托起了这些物品,而有的物品会直接沉入水底。结合幼儿的实际感受,幼儿教师还可以拿出一张大一些的塑料卡片,将其铺在水面上,让幼儿轮流按压塑料卡片,加强对这股“力”的感受。待幼儿完成体验之后,教师便可以再引出“浮力”的概念,帮助幼儿加强对这股“力”的理解,使幼儿们能够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幼儿的实际感受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幼儿兴趣
科学源自生活,因而在开展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加强科学知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断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使幼儿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加强对实际生活问题的理解,提升幼儿的学习成就感和分享感。比如,学习与声音的产生有关的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准备铃铛、音响等道具,然后引导幼儿尝试让铃铛发声。幼儿在亲手触摸铃铛后,会发现,只有摇晃铃铛,让铃铛动起来,才能听到铃铛的声音,那么幼儿便会猜想是因为铃铛动了才会产生声音。当幼儿理解到这一点后,幼儿教师可以再运用音响为幼儿播放一首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歌曲,让幼儿用触摸的方式感受音响喇叭的震动。如此幼儿也能提升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并能感知到震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触摸未播放音乐的音响喇叭和播放音乐的音响喇叭,通过触感的对比,幼儿也能加深学习印象,并能在较强的体验感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如此,幼儿能在深度学习中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能通过尝试逐步理解声音产生的科学原理。
(三)动画引入知识,帮助幼儿探索
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幼儿会因无法理解科学原理而出现抵触心理,因而教师也要运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科学道理,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青英 . 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名师在线,2022(22):89-91.
[2]王燕华,杨曼华 . 创新素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现状和对策[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6):93-95.
[3]王瑞红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与研究探析[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