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莫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内蒙古莫旗塔温敖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3.内蒙古莫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4.内蒙古莫旗阿尔拉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5.内蒙古牙克石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猪瘟(HC或CSF)自19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国际兽医局(OIE)将HC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也将HC列为一类传染病,作为养猪业的第一杀手,对其如何防治既是老生常谈又是平时工作中直面的难题。笔者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每年都会接触到不同程度的猪瘟病散发、群发病例,虽然养猪户平时的免疫、消毒措施都已经很到位了,可是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现就猪瘟病防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不妥之处,敬待商榷。
临床病猪和亚临床病猪(隐性感染猪)体内带有大量病毒,并随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向体外排出病毒,污染周围环境,这是主要传染源已为人所共知。但对于猪瘟病毒的垂直传播,母猪体内的病毒可以穿过子宫的胎盘屏障,在子宫内感染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使“正产”的仔猪成为潜在的传染源,以隐蔽的形式不断排毒、污染环境的病例并未引起注意和警惕。
子宫内感染因病毒毒力和感染时间不同,有不同的结局。怀孕后大约一个半月内(妊娠初期)感染,可导致胎儿死亡、引起“持续感染”或使胎儿产生“免疫抑制”(免疫麻痹)。临产前约一个月以内(妊娠后期)感染,往往可以“正产”,但其子代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发生猪瘟病,也可能成为外表健康的带毒仔猪存活下去,这种带毒仔猪就成为一个潜在的传染源。因此,在猪瘟病防治工作中,控制、隔离、扑杀传染源时,应将其包括在内,否则所有的强制措施都将前功尽弃。
2.1. 作为传染源的病猪在其受感染后从潜伏期开始,直至死亡,在整个患病期内甚至死亡后也还会因对其尸体处理不当,随肉、血、内脏向自然界散布病毒,继续污染环境。对整个患病期间的隔离、封锁、消毒及死后对尸体的垫草垫料、排泄物、分泌物和圈舍的消毒周期等无害化处理均至关重要。
2.2. 从发病机理角度看,猪瘟病是一种败血性疾病,全身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带有病毒,病毒主要是经口腔和鼻道侵入动物体内,侵入后首先在扁桃体及其附近淋巴结中进行初步增殖。随后经血液进入脾脏、内脏淋巴结、消化道淋巴组织和骨髓中,在这些组织中大量增殖后再进入血液循环中,形成高浓度“病毒血症”。因此病猪的血液以及全身脏器和组织中都含有病毒,其唾液、眼泪、鼻液、尿液、乳汁、粪便等均有传染性。病猪的肉、内脏、血液以及相关制品中的病毒,在冷藏条件下可存活一个月,在冻结条件下可存活几个月。所以隔离、消毒、尸体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应严密无漏。
3. “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的鉴别诊断
3.1. 临床症状的鉴别
3.1.1. 典型猪瘟在爆发流行过程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90%以上且无月龄限制。患病猪体温升至41~42℃,呈稽留至频死期;有大量粘液化脓性或脓性分泌物;口腔粘膜苍白或发绀,唇内侧、齿龈、喉头、阴道粘膜常有出血斑点。初期便秘,排出硬粪球,后期常转为腹泻,排稀粪,粪中常带有血液和粘液,耳、唇、腹下皮肤常发绀或有紫绀区,常伴有呕吐;公猪阴茎包皮内积有异臭、混浊的尿液,病程1~3周,后期常因细菌性感染继发肺炎和坏死性肠炎,病猪站立和行走时姿势摇摆、背腰拱起、四肢无力。
3.1.2. 非典型猪瘟又称“温和型猪瘟”在流行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低,症状和病变都不明显、不典型。仔猪常死亡,但大猪往往能耐过并逐渐恢复。病猪有中热或微热;眼分泌物常不明显;耳和腹下皮肤发绀或有紫斑,其他症状或有或无,无一定规律。
3.2. 病理变化和发病机理的鉴别
3.2.1. 典型猪瘟的病理变化比较明显,急性和亚急性猪瘟以内脏实质器管及皮肤、浆膜、粘膜有小出血点和腹腔内淋巴结明显的边缘出血为特征。病猪的肾脏颜色较淡,以皮质部为主,在皮质部、肾盂和肾乳头有小出血点,脾不肿大,常可见其边椽上有出血性梗死灶,扁桃体和胆囊粘膜有出血灶和坏死灶,喉头和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粘膜上,以淋巴滤泡为基点形成同心轮状钮扣状溃疡。虽然坏死性肠炎是因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的,但其发生于猪瘟病毒所致的病灶基础上,也可视为猪瘟病的一个特征病变。
3.2.2. 非典型猪瘟则常无明显的出血,只可见部分猪瘟病变,在诊断上有难度,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多数是由于病毒毒力降低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受感染猪只免疫抗体降低所致,此类病例常在养猪场较多见。
4.“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4.1. 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影响
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于20日龄以后就开始减少,30日龄后其浓度急剧衰减,40日龄以后其含量就已经很微小,因此“母抗”的干扰作用仅局限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因此,在配种前给母猪注射猪瘟疫苗,仔猪在20日龄时初免,65日龄时二免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猪瘟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或不能在配种前给母猪注苗的情况下,仔猪以5~7日龄作首免,断奶后或60日龄作二免较为安全;为有效克服“母抗”的干扰,可考虑增加疫苗用量,以不超过5~6头份剂量为益。
4.2. 受先天性感染(子宫内感染)产下的仔猪很可能处于“持续感染”状态或处于“免疫抑制”(免疫麻痹)状态,在此情况下增加疫苗注射剂量也无济于事。再有就是混合感染也会对疫苗免疫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尽快解决“混感”问题,才能获得免疫效果。
4.3导致“免疫失败”的人为因素。猪瘟疫苗是弱毒活苗,对温热、日光的作用很敏感,需低温、避光保存和运输。其中以疫苗保存、运输条件不当,人为的操作失误,注射剂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免疫失败”更是屡见不鲜。
4.3.1冻干苗在零下15℃保存,有效期不超过一年;0~8℃保存,有效期不超过半年;10~25℃(相当于一般室温)保存,有效期不超过l0天。运输冻干苗时也应遵守上述条件。
4.3.2 冻干苗在原瓶密封的条件下是真空冻干状态。启瓶后即失去真空和干燥状态,湿苗在0~4℃ 72小时即失效,15~20℃ 48小时即失效,20~25℃ 12小时失效。因此,村级防疫员需要对包片地区长距离进行免疫注射时应着重考虑疫苗保存时效,以确保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
4.3.3操作规程要求“一猪一针”随时更换针头,消毒方式为煮沸消毒,但因个人习惯和当地条件影响,常用酒精清洗,由于弱毒活苗遇到酒精都会被破坏而加速失效,进而影响免疫质量。
5.小结
5.1. 猪瘟病的防治应该是采取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隔离、消毒、扑杀相辅的综合性措施。在坚持注射疫苗预防猪瘟和紧急注苗控制猪瘟流行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对病猪的隔离扑杀、圈舍消毒、疫区封锁、对病猪尸体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无害处理等强制措施。
5.2. 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是由传染源排出病毒污染环境中的水源、饲料、用具、土壤、空气等,具有易感性的动物接触了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逐渐扩散蔓延。只有及时采取隔离、扑灭病猪(消灭传染源是最重要的措施),彻底消毒圈舍、用具,对可疑饲料坚持煮沸消毒再喂,对病死尸体、垫草垫料均作无害化处理(即阻断传播途径、传播媒介);对同群动物进行疫苗紧急注射(适当加大剂量),可以使猪群个体短时间内提升免疫抗体水平,对控制猪瘟病的流行效果较好。
5.3.畜群“免疫密度”,特别是集中对大批量动物接种时,要求做到100%的免疫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做到的。客观上在同群动物中,如果70~80%有良好免疫抗体,就会形成免疫屏障,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如果有90~95%以上的动物获得良好的免疫抗体,当疫病传播时,可能只有少数动物发病,但不会引起流行,可有效地控制疫情流行发展趋势,为建立强制高效防控机制争取时间,对减缓、减少、扑灭疫病流行提供新的思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