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变化条件下地下水监测网优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污染源变化条件下地下水监测网优化设计

张娟

  610526198811274322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监测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基于对污染源变化情况的分析,旨在优化地下水监测网的设计,以提高监测效果。通过采集现有的水质数据和监测井布设情况,并结合污染扩散模型,使用优化算法确定最佳的监测井布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地下水监测网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网;优化设计

引言: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工业活动、城市废水排放和农业施肥等原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地下水污染,建立合理的地下水监测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地下水的深层分布、水化学特性和污染源的复杂性,地下水监测网的设计往往具有挑战性。

1地下水监测现状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满足人类生活需求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发展和农业活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监测地下水的现状变得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监测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监测工作。首先,建立了全国性的地下水监测网络,覆盖了城市、农村和工业区等各类地区。同时,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实时性。政府制定了地下水保护法律和相关政策,明确了地下水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地方政府也组织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工作。政府还积极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估工作,通过定期的取水量调查和水质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2实施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所有生物而言都至关重要。因此,监测水环境质量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水环境监测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趋势,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这有助于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以改善水质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水环境监测还可以帮助监控和预警水体污染事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损害和保护公众安全。通过监测水源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水体,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避免大规模的水污染事件发生。水环境监测也可以促进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测水质变化和趋势,可以评估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3单、双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网优化设计案例

3.1场地概况及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结果

在进行地下水监测网优化设计之前,必须了解场地的概况以及地下水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模拟结果。根据对该场地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该场地位于具体位置,地形较为平坦,地表主要由土壤类型覆盖。场地周围主要有附近水源,这些水体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联系。其次,经过数次地下水流动模拟,我们得知该场地地下水一般流动方向为指示方向,地下水流速大致为流速范围。同时,基于地下水流动的模拟结果显示,地下水流动趋势受到地下水承压层的影响。通过溶质运移模拟,我们还了解到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传输情况。根据模拟结果显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速度为速度范围,迁移距离为距离范围。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流向等影响。

3.2目标函数及优化参数设置

目标函数可以设置为最小化监测点的数量和布设成本,同时最大化监测覆盖率和监测精度。监测点的数量和布设成本直接影响到监测网的经济性,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监测点,从而降低监测成本。监测覆盖率是指监测点覆盖到潜在污染源区域的比例,应尽可能高,以确保对潜在污染源进行有效监测。监测精度是指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应保证监测点能够准确反映地下水质量状况。优化参数的设置包括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监测频率等。监测点的位置应选择在潜在污染源周围,以确保对污染源的监测更加敏感和准确。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既要考虑到监测密度,又要兼顾监测成本。监测频率应根据污染源的特征和监测要求确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其他水环境监测技术

4.1抽出处理法

抽出处理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它主要通过抽取水样并进行后续处理分析来评估水体质量。具体而言,该方法涉及以下步骤:根据采样需要选择适当的取水点位,并使用专业的水样采集设备将水样抽取到容器中。在采样过程中,应确保避免污染源的影响,同时按照相关规范和指南进行操作,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预处理。这包括除去杂质、调整样品的pH值,去除气泡等步骤。预处理旨在消除干扰因素,使得后续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分析。可以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荧光分析、电化学分析等,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此外,还可以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等方法对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进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通过与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水体是否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进行监测,获取水环境的动态变化信息,并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常规的水环境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分别为:AOC156.32、63.45、103.78;BDOC为0.35、0.58、0.42;BRP为3.52*106CFU/mL、1.42*105CFU/mL、2.36*106CFU/mL。以此我们能够发现以上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BDOC与BRP,但是却会提升AOC。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Yubathhikch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臭氧活性炭技术对于AOC含量没有明显的效果,难以达到去除的作用,反而会降低水中的生物稳定性,因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凭借此情况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化学法则是利用氧化反应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深度的净化,以此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要求。生物法是利用生物膜的形式对水质进行深度的监测,因此这种形式也可以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尽可能的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4.2其他监测技术

水动力控制技术是一种物理的方式,可以对水质进行实时的监测,其主要的使用方式是将地下水进行静止分层,利用不同层水质质量的分析,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水质的抽水检验,进而利用梯度分离的形式对水质进行参数分析,这种技术的应用简单,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种外界环境的实际需要,因此在水环境监测中被广泛的使用,效果清晰可见。原位处理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水环境监测方式,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且技术的应用成本较低,原位PCR技术可以将传统的PCR技术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进一步降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这种技术的应用效率较高,可以利用可渗透反应墙观测污染物的反应情况,最终对水中杂质进行控制。

结语:本研究通过对污染源变化条件下地下水监测网设计的优化,为改善地下水监测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污染源位置和监测井布设情况,根据不同区域和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此外,在优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监测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成本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通过不断改进地下水监测网的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监测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杜波,陈姝洁,等.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26(3):42-45.

[2]安子怡,徐志杰,王苏明,等.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质量监控样品检测数据质量评价[J].分析试验室,2017,36(3):341-346.

[3]王超,张立川,张宇飞,等.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1):94-96,98.

[4]杨永鹏,曾维特,王晓林,等.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海口市为例[J].地下水,2019,3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