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

李恒

天津天狮学院

  摘要:铸牢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推进天津民办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团结进步,进而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倾注新鲜血液。本文以天津天狮学院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前天津天狮学院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进行研究,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解决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定位,并且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1],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新时代,天津民办高校要坚持不懈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滋养办学治校的初心,促进各民族学生凝心聚力共同学习进步,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规律认识的巨大飞跃,同时对民办高校做好学生民族工作也有了根本遵循。

   一、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蕴

在天津民办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天津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因此,天津民办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有益于在青年群体中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引领。维护国家统一是对天津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然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铸牢中国每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意识,对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繁荣统一具有特别巨大的力量和特别重大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树立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共同信念的思想基础,是构筑共同信念和意识堤坝的基础,坚定共同信念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作用,以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信念指引各族人民矢志不渝为现实和未来奋斗的大方向。

二、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一)天津民办高校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乏了解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较差,这与对天津民办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需求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高是分不开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要有利于强化学生在政治、文化和情感等方面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通过在高校课程安排上设置安排好,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可以理解清楚,才会内化于心。天津市民办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仅要从政治层面对高校学生进行如中华民族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进行教育宣传,还要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维护其自尊,主动关心关爱学生并切实解决其遇到的学习和生活的困难。

(二)天津民办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够浓烈

首先受办学经费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民办高校在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主要存在重视不够,对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民办高校办学,但从总体来看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是极为紧缺的,所以对于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与审批是特别严格的。除了对国家硬性规定的各项办学支出外,很多民办院校并没有把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资金列入支出清单,这导致思政教育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展较为被动,特色不显著。

三、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铸牢天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思想道德品质和学识文化素养,从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因而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天津天狮学院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演进势在必行。

(一)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在21 世纪的世界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民族工作方面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对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教职工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把实践育人作为关键环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积极开展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加大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3]要达到实践目的应推动主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天津民办高校教师应根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科学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精力旺盛以及接受新事物快等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及立德树人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天津的地域条件开展各类特色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提升思想认识,增强目标认同,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感。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思想与行动的标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巩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进一步正确树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厚植爱国主义根基。

(三)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

天津民办高校应固本强基、突出特色,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组建高水平学科研究团队,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研究,加大思政专业学科建设投入,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基础,坚持前沿交叉式发展,促进传统学科与思政类学科深度融合,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高校应深入开展青年学生中华文化浸润熏陶,大力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夯实各民族学生文化之基、筑牢各民族学生文化之魂,帮助各民族学生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感知和认同。积极支持和鼓励广大师生开展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创新人类文明成果,延续和扩展中华文明的命脉,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2021-08-29(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9.

[3]旷三平."双向对象化"质疑[J].中国社会科学,1992(5):2.DOI:CNKI:SUN:ZSHK.0.1992-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