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剖宫产后DVT应用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所取得的预防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为起始研究,2021年12月为截止时间,将曾经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88例剖宫产后DVT患者选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先后法分为实验组44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静脉血栓形成数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静脉血栓形成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将术后下床时间提高及降低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血栓;剖宫产;护理干预
在临床中剖宫产属于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主要应用于顺产失败或高位、高龄产妇中。据数据显示,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极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又与术后长期卧床、手术创伤应急或血液凝固性升高有关[1],病情严重者可诱发肺栓塞造成突然死亡,危及患者生命。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会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还会增加后期治疗费用,使患者经济压力增大,影响术后生活质量[2]。术后怎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术后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很重要。为了检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对剖宫产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本次的研究对象可选择为曾经在本院治疗的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干预的人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3月为起始研究,2021年12月为截止时间,将曾经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88例剖宫产后DVT患者选择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住院时间先后法分为实验组44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12±2.12)岁;实验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1.21)岁。以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剖宫产后深静脉血栓患者;②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再障贫血、地中海贫血等严重贫血;②严重药物、食物过敏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用药指导、运动及休息等,告知定期来院复查。
1.2.2实验组
实验组除原有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知晓且自愿的情况下进行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具体如下:
(1)成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成立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其中护士长为护理小组组长,选择其中3名3年以上专业护理人员为小组组员,制定规章制度及流程,完善相关护理措施及方案,制定预警方案,完成培训、考核等。
(2)术前准备: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前2小时需要对其进行皮下注射肝素钙3000U,在将患者送入手术室之前,需提前将室内温度设定在22-26℃,湿度在50%-55%,使产妇放置于手术操作适合且产妇舒适的体位,并为其做好下肢的保暖工作,告知其手术时要对患者的膝盖部位及大腿处进行按摩,促进血液血环。
(3)术中操作: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出血过多导致凝血酶类物质大量释放,使凝血系统失衡,加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患者在手术时要及时给予输血治疗,由于血库中血液存放时间较久,黏稠度会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因此建议输血时尽量使用新鲜血液。在手术过程中,避免对患者下肢造成下垂或受压,手术时要精准、轻巧,将对静脉内膜的损伤降到最低。
(4)如何对静脉血栓预防处理:将患者送入手术室之后,首先要将间歇式充气压力仪给患者佩戴好,放置位置为大腿上2个腔,小腿上4个腔,按照脚踝-小腿-大腿的顺序进行充气加压,通过反复进行充气、放气等进行施压,以此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5)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短暂沟通后,将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详细了解,通过专业的沟通后,使患者知晓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通过使用转移法,帮助患者尽快消除不良情绪,搭建健康心态,可以有效的促进疾病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下床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静脉血栓形成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下床时间(,n)
组别 | 例数 | 下床时间(d) | 深静脉血栓形成(n) |
实验组 | 44 | 2.12±0.14 | 2(4.55) |
对照组 | 44 | 3.34±0.51 | 9(20.45) |
t | 15.302 | 30.546 | |
P | 0.000 | 0.000 |
3 讨论
在妇产科中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属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较轻者会形成下肢血栓,严重者会诱导心、肺、脑等形成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剖宫产术后的静脉血栓预防有了新的研究
[3]。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治疗和诊断有些困难。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目前医学上对于治疗血栓的主要措施为溶栓、解聚及抗凝等,但效果并不理想,而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或降低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的情况效果较为显著。
此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静脉血栓形成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是,静脉血栓小组的成立帮助患者建立完整方案,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熟悉了解,帮助患者提高信任度,降低风险;术前术中的准备及操作,又将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降低,使患者从源头降低血栓发生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缓解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心理,改善紧张情绪,帮助其降低下床所带来的疼痛恐惧心理,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将术后下床时间提高及降低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晶,邢媛媛.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5):875-876.
[2]马锐,孙芳芳,王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539-540.
[3]王勤,闻小贵,刘冬红.不同护理模式预防剖宫产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