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冯蕊

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

摘要: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大班授课形式为主。教师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统一备课、统一讲授、统一布置课后作业。然而,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同样的学习方法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同样数量和内容的作业,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不仅易如反掌,还常常会产生一种作业难度太低,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帮助的感觉;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由于难度太高,他们往往投入大量的时间也无法及时、准确地完成作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基于此,笔者提出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希望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既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提高学习成绩,也能有效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作业分层

一、对小学中高段语文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布置的作用

首先,采用分层作业布置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小学中高阶段语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改革推动作用下,虽然语文课堂教学获得了质的提升,但是难免会遗留应试教育思想的痕迹。尤其是对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很多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采用题海战术。在这样的作业布置方法下,学生往往会因沉重的课后作业压力而喘不过气,特别是对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会慢慢对学习语文课程失去兴趣。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因课业压力过重而产生厌学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分层作业布置的方式,这种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有质量地完成作业,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巩固练习题,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语文考试的复习阶段,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训练情况,采用分层作业布置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语文考试复习阶段,对于学习成绩较稳定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注重日常语文课题的基础训练,还可适当地布置一些拓展题型,切实提升这类型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些学习基础本身较差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这类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尽量布置以巩固课堂知识为主的习题,然后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后习题的难度,增强这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其次,分层作业的布置方式能确保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更加广泛的语文知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的练习题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这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深度探索,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解题思维,掌握基本的语文解题技巧。如果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仅仅在课后做一些重复性的习题训练,会导致这类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动力,不利于拓展这类型学生的成长空间。而采用分层作业布置的方式,能为这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习题,给予学生完成作业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难度和乐趣。科学合理的分层作业布置能有效地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优等生吃不饱、学生吃不了的两头难问题,这种作业布置的方式能够满足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二、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时间观念还比较模糊,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差,多数学生无法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而且,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多数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都是一边写一边玩,很难保证写作业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更差一些。因此,在面对一些比较难的作业时,这部分学生很难保持写作业的热情,根据家长反馈,有些学生甚至在写作业的过程中睡着了。对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完成作业的时间分成几个等级,通过把控学生的学习时间来严格把控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对于同样的作业量,教师可以安排优等生用半个小时完成作业,中等生用一个小时,学生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内容,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学生为了增加自己娱乐的时间,就会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从而减少写作业的时间。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十分强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做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或者进行科技新发明、小创造等。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创造力。

三、严格控制作业量

小学语文课程的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学生只是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所以完成作业的速度才会相对慢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加减作业量。众所周知,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经过反复巩固才能加深记忆。教师在布置类似汉字的组词、注音和抄写等基础知识的作业时,可以要求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多写几遍,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而在布置一些具有扩展性或者难度较高的作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地减少作业量,以保证其作业质量,在巩固基础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教师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并保持强烈的自信和求知欲,而不能用繁重和高难度的作业磨掉他们的耐心,使他们丧失信心和勇气。

四、把握好作业的难度

在小学阶段,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先进生和学生。很多学生只是由于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影响了课堂听讲的效果,导致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对这些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保持信心和耐心,注意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帮助他们从学生变成先进生。在日常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注意对作业内容的分层控制。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增加作业难度,选择那些需要独立思考,并且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要让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努力的程度就可以了。如果作业难度太大,学生就需要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思考,而这恰恰正是此类学生所欠缺的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进步无望,从而失去追求进步的勇气和决心。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把难度较高的内容适当地布置成自选题目,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一首古诗的作业为例,教师在正常布置古诗的背诵、默写之后,可以多布置一项对原诗进行扩写或者仿写的作业,作为选做内容。所谓选做题,即不强求全部学生必须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完成与否。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优异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同时,慢慢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兴趣爱好。

五、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作业的布置本身就有难易之分,针对班级中不同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状况的差异,教师可以将中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分为不同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尤其对于班级中的学生,教师可鼓励这类学生在做完必做题的基础上,多多接触选做题,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于完成了选做题并且完成质量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选做题的作业环节中。除此之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作业量的多少、不同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本课程的课时松紧状态,将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适当地增加课内作业的布置量,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单一型作业和综合型语文作业,单一型的语文作业主要以巩固本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为重点,综合型作业布置可以结合文本作业和阅读作业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六、分层次进行作业评价

批改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同于数学题结果的绝对性,语文作业的主观性往往比较大,如组词、造句、对课文的解析等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时候,教师的一句鼓励就能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有力武器,而一句打击的话,也有可能成为压倒学生自信心的稻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是他们认识自我的重要渠道。基于此,在小学阶段不宜对学生设置如百分制那样严格的评分标准。教师可以设置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的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红笔标注的形式,对学生作业中比较精彩的回答给予表扬,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优等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多提建议,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学生的作业,则适宜多写鼓励性的评语,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七、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因为学生年纪小而忽视了对他们应有的尊重,而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上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方法上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作业的分层设计,则恰好符合这一教学理念。教师通过采取限制时间、控制数量、增加选做题目等具体手段,既满足了先进学生的求知需求,又激励了学生的进取精神,从而使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在这样的班级氛围影响之下,更容易养成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