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231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病进展至终末期的主要形式,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患者长时间静息易出现胸闷胸痛加重,导致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问题。美国心脏病协会下属心脏预防及康复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脏病学分会等均肯定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价值,基于此,下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区运动康复护理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和综述。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社区运动康复护理;护理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心脏重构,呼吸困难、疲乏、体液潴留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对患者日常活动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认为,要想保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就应约束患者的体力活动,减轻心脏负荷,但现代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学指出,心脏康复运动训练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运动康复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方案和推荐治疗方案[1-2]。
1运动康复禁忌症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适应症包括心功能分级II~III级、射血分数>40%。同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禁忌症包括锻炼风险者、锻炼禁忌者和运动测试者三种[3]。锻炼风险者指患者伴有其它对运动耐量影响大的病变,或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康复休息过程中出现心功能分级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运动中低血压等;锻炼禁忌者指新发房颤者、下肢血栓形成者、低强度运动康复仍发心肌缺血等体征者等;运动测试者指伴有急性冠心病2日内,恶性心律失常者等。
2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的主要方式包括步行、游泳、登山、自行车等,也包括原地跑、跳绳、爬楼梯等训练形式,开展耐力训练能有效增强患者机体耐力,改善患者心率储备,提高患者躯体功能,还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以上耐力训练模式中,国内患者采用较多的是步行,也有部分患者倾向于打太极等传统国民运动。金胜楠等指出,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进行简式太极训练能有效调节血压、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4]。张艳梅等指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简式太极训练方案更符合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需要,也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5]。
3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及等速训练、等张训练,是一种保持恒定运动强度、速度的训练方法,主要目的是帮助机体建立新的肌肉力量,增强运动耐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阻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持重物、弹力带辅助练习,或借助器材进行腿部推举、屈腿练习等,这类训练并不需要患者负担过大的重量,不会增加心肌负荷,但能有效增强患者运动耐力,进而增强患者心肺功能。邹敏等对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抗阻训练,在检验患者运动负荷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采取仰卧起坐、深蹲起、哑铃弯举等运动,每天5~12次,结果表明患者在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指标达到(51.68±5.23)%,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指标达到(34.73±3.69)mm[6]。管思彬等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弹力带抗阻训练可有效增强LVEF、LVEDV等指标,增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在于抗阻训练能增强肌肉毛细血管数量,提高肌肉对氧的代谢功能,增强局部组织耐力[7]。
4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主要是训练机体的皮肤、韧带、肌腱、肌肉组织,帮助患者增强身体弹性、延展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增强身体可用度、柔韧性和运动幅度。在柔韧性训练中,牵拉训练是公认的有效训练方法,能在增强机体柔韧性的同时改善肌肉功能。瑜伽是目前常用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在改善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孙娟等探讨了瑜伽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其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每周进行2次瑜伽运动,能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其认为瑜伽是一种将躯体运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方法,其中的躯体运动能提升肌肉力量、增强关节活力,而呼吸运动则可调整血管副交感神经活动和心率变异性,改善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经常进行瑜伽运动还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8]。
5注意事项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长期坚持。这就对患者的依从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坚持运动,如缺乏训练机构、交通不便利、经济条件差等,错失了训练机会,这需要心脏医师、运动治疗师的共同督导[9-10];二要提高运动的安全性,在开展训练前就对患者进行运动风险评估,讲解运动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因运动导致不良心脏事件。
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训练是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有效手段,对延缓或逆转心血管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心脏运动康复研究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运动康复研究不够深入,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康复锻炼方案。
参考文献:
[1]张蒙蒙,李倩,丁宁.Orem模式下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108-110.
[2]王德祥,谢宗渊,王建军.分阶段延伸的个性化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8):100-104.
[3]Exercise training in heart failur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consensus document of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1,3(12):67-69.
[4]金胜楠,尹晓华,李贤,等.简式太极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61-63.
[5]张艳梅,徐玉兰,梁媛,等.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简式太极训练对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1):2057-2060.
[6]邹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抗阻运动联合分级干预的效果评价[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66-167.
[7]管思彬,张庆柳.抗阻训练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3):484-486.
[8]孙娟,杨展,张晓菲,等.瑜伽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9):1104-1106.
[9]张燕,魏如艳,王亚萍,等.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0122-0125.
[10]李建勋,王铁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11):153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