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抽动症患儿采用羚羊角胶囊与氟哌啶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11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抽动症患儿中随机抽取82例,通过随机抽取数字奇偶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服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氟哌啶醇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抽动严重程度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儿抽动严重程度以及神经递质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以及神经递质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儿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抽动症患儿治疗时采用羚羊角胶囊联合氟哌啶醇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与神经递质水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大力推广实施。
关键词:羚羊角胶囊;氟哌啶醇;小儿抽动症;神经递质
引言
小儿抽动症又被称为抽动综合症、习惯性痉挛综合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肌肉抽动疾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男童多于女童。小儿抽动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眨眼、咬嘴唇、挤眼以及抽动障碍等,部分患儿还存在多动障碍、强迫症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与正常生活。当前,临床研究中指出小儿抽动症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家庭环境等。氟哌啶醇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抽动症常用药品,但在治疗中应用容易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症与肝热、风盛有关,风邪入侵,肝气热盛就会引发小儿抽动症。因此,在治疗小儿抽动症时应以平肝治风为主。羚羊角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平肝治风的功效,将其与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抽动症或有可能提升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以羚羊角胶囊与氟哌啶醇联合用药作为切入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均为我院2021年11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抽动症患儿中随机抽取,按照抽取数字的奇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中男童23例,女童18例;年龄在3岁到12岁间,平均年龄为(9.52±3.76)岁;病程在6个月到46个月间,平均病程为(32.52±6.17)个月。观察组患儿中男童24例,女童17例,年龄在4岁到13岁,平均年龄在(9.54±3.77)岁;病程在5个月到48个月间,平均病程为(32.55±6.19)个月。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每日口服一次氟哌啶醇,每次用量0.03mg/kg,根据患儿的病情调整用量,最大剂量控制在每天0.15mg/kg。
观察组患儿则采用氟哌啶醇与羚羊角胶囊联合治疗,氟哌啶醇用量同对照组,羚羊角胶囊每日一次,每次0.6g。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将临床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判定标准为抽动减少75%以上,有效的判定标准为抽动减少在50%-75%,无效判定标准为抽动为减少,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抽动严重程度:抽动严重程度主要通过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患儿的抽动程度越严重。
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儿5ml空腹静脉血液,经低温离心处理后,使用ELISA检测,操作过程严格遵循相关流程与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收集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方差检验。当P<0.05,表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观察组(n=41) | 23(56.10) | 17(41.46) | 1(2.44) | 40(97.56) |
对照组(n=41) | 14(34.15) | 22(53.66) | 5(12.19) | 36(87.81) |
P | <0.05 |
2.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抽动严重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以及YGTSS总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性抽动评分、发生性抽动评分以及YGTSS总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抽动严重程度比较(,分)
指标 | 观察组 | 对照组 | P | |
运动性抽动评分 | 治疗前 | 18.25±2.11 | 18.26±2.10 | >0.05 |
治疗后 | 8.63±2.38 | 13.93±3.12 | <0.05 | |
发生性抽动评分 | 治疗前 | 19.87±3.52 | 19.89±3.53 | >0.05 |
治疗后 | 8.37±2.64 | 13.43±3.11 | <0.05 | |
YGTSS总评分 | 治疗前 | 42.37±4.52 | 42.38±4.53 | >0.05 |
治疗后 | 16.79±3.87 | 29.60±5.62 | <0.05 |
2.3比较两组患儿神经递质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的5-HT、DA以及NE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的5-HT、DA以及NE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儿神经递质水平下降的更为明显,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儿神经递质水平比较(,ng/ml)
指标 | 观察组 | 对照组 | P | |
DA | 治疗前 | 79.75±12.11 | 79.76±12.13 | >0.05 |
治疗后 | 58.13±9.38 | 69.93±9.12 | <0.05 | |
5-HT | 治疗前 | 6.84±1.26 | 6.86±1.23 | >0.05 |
治疗后 | 8.37±2.64 | 13.43±3.11 | <0.05 | |
NE | 治疗前 | 35.73±6.62 | 35.75±6.63 | >0.05 |
治疗后 | 18.74±4.78 | 25.69±5.62 | <0.05 |
3.讨论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肌肉抽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临床研究中认为遗传、体质、情绪以及躯体等因素有关。当前,临床上将小儿抽动症划分为急性单纯性、慢性单纯性、持续单纯性等。小儿抽动症当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干预为辅。西药因其治疗周期短,在小儿抽动症治疗中应用更广泛。氟哌啶醇是当前小儿抽动症中常用药物,但因药物自身具有一定刺激性,患儿很容易出现不良反映。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儿抽动症临床治疗方案,部分医院尝试中医治疗。中医中将小儿抽动症归类到“风证”与“慢惊”范畴内,其与心肝肾脾肺均有关,但“肝”是病变核心。因此,中医在治疗小儿抽动症时以平肝治风为核心,而羚羊角胶囊正有此功效。因此,将羚羊角胶囊与氟哌啶醇联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可能会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以此作为切入点,将82例患儿通过数字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氟哌啶醇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氟哌啶醇与羚羊角胶囊联合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儿抽动严重程度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儿下降更为显著;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递质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神经递质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儿更为显著。由此可见,抽动症患儿治疗时采用羚羊角胶囊联合氟哌啶醇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与神经递质水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大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殷菡,尚红梅,孙海燕.阿立哌唑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4):1489-1493.
[2]关卉婷,王雪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21,7(11):74-76.
[3]张宏,马宁,况琦.氟哌啶醇联合心理干预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03):498-500.
吴梅锋(1981年10月—),男,汉族,籍贯:广东省广州市。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康复。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号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邮编510000
石春雷(1974.03.20——),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发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