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随州市中医医院,湖北随州,441300
通讯作者:姜茜
【摘要】目的研究面瘫病风寒袭络证患者在采取温灸刮痧治疗时的作用。方法2022年6月-2023年6月,纳入我院40例面瘫病风寒袭络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针刺疗法加梅花针叩刺后拔火罐疗法,观察组采取常规针刺疗法和梅花针叩刺后拔火罐疗法的基础上配合温灸刮痧治疗,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瘫病风寒袭络证患者采取温灸刮痧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温灸罐;刮痧;面瘫病风寒袭络证
面瘫在目前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在发病后多表现为面部肌肉出现瘫痪,表现出眼口歪斜等症状,进一步也会致使其面部肌肉功能出现障碍,使其面容异常,尤其对他们的心理打击极大。目前在中医学中将面瘫主要划分为“口僻”之范畴[1]。而在此病的治疗过程中,在选择常规西药治疗时,由于远期疗效不显著,而且长期治疗后很多患者容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因此针对面瘫的治疗,更多偏向于中医。而在中医治疗中可以选择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多种方式,并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理治疗,将面瘫分为不同证型。因此在本文研究中,重点分析温灸刮痧治疗面瘫病风寒袭络证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6月-2023年6月,纳入我院40例面瘫病风寒袭络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女各10、10例,年龄49~68岁,平均(55.36±1.64)岁,病程1~3个月,平均(1.24±0.61)个月;对照组男女各10、10例,年龄48~69岁,平均(55.97±1.52)岁,病程1~3个月,平均(1.87±0.24)个月。比较以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针刺疗法,梅花针叩刺后拔火罐疗法,针刺治疗:择患侧合谷、下关、地仓、四白、竹空、攒竹、阳白等穴位针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以起到扶正益气之功效。梅花针叩刺后拔火罐疗法:取穴:下关、颊车、地仓、牵正、迎香、承浆、夹承浆。握针不能过紧或过松,将针柄末端固定在掌心,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握住针柄。要求用腕力弹刺,如鸡啄食一样,用手腕的弹力,把针尖叩刺在皮肤上,随即借着反弹力作用,把针仰起,如此连续叩打。一般每分钟叩打70~90次。拔火罐:选择小号火罐,用闪火法进行闪拔每次反复3-5遍,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以起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
观察组:在常规针刺疗法和梅花针叩刺后拔火罐疗法的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护士采用温灸刮痧疗法,以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选穴:廉泉-翳风-胸锁乳突肌,承浆-地仓-颊车-迎-听宫听会,地仓-下关,上迎香-瞳子髎-太阳穴,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印堂-太阳穴,方法步骤:①洗净双手,取适量按摩膏涂抹于患者面部,采用点、按揉的方法穴位按摩晴明-攒竹-鱼腰-太阳穴,人中-地仓-颊车-大迎,承浆-大迎-翳风,先健侧后患侧,使气血运行。②取小号的温灸罐,轻插艾条,以防止其破碎,然后将艾条点燃,火焰处对准艾柱圆边以及中心,防止火焰过大烧到罐口。同时需要观察艾灸燃烧时升温是否均匀,然后将患者摆放合适体位,暴露施罐部位,沿选穴和经络的方向边转边刮,另一只手辅助按摩使气血活跃,眼周、唇周作为重点。每条经络3遍。③温灸刮痧结束后重点点按承浆、大迎、地仓、颊车等眼周、唇周的穴位,手掌由健侧向患侧按揉。操作时间25-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以起到温经散寒、舒筋通络之功效。
1.3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指标分为显效:口角无歪斜,鼻唇沟双侧对称,眼裂完全闭合,面部表情自然;良好:口角基本无歪斜,鼻唇沟双侧不对称,沟变浅程度减轻,眼裂闭合不完全,面部表情比较自然;一般:口角略歪斜,鼻唇沟变浅且双侧不对称,眼角闭合一半,表情不自然;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计为无效。
症状积分:根据患者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眼裂闭合程度﹑面部表情自然程度的无,轻、中,重的程度,依次计为0、1 ,2、3分。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 n | 显效 | 良好 | 一般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观察组 | 20 | 10(50.00) | 6(30.00) | 4(20.00) | 0(0.00) | 20(100.00) |
对照组 | 20 | 7(28.00) | 5(25.00) | 4(20.00) | 4(20.00) | 16(80.00) |
\ | 0.921 | 0.125 | 0.000 | 4.444 | 4.444 | |
P | \ | 0.337 | 0.723 | 1.000 | 0.035 | 0.035 |
2.2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对比(,分)
组别 | n | 鼻唇沟变浅程度 | 口角歪斜程度 | 眼裂闭合程度 | 面部表情自然程度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20 | 1.52±0.36 | 0.56±0.37 | 1.81±0.56 | 0.92±0.21 | 1.51±0.38 | 0.72±0.20 | 1.84±0.56 | 0.59±0.28 |
对照组 | 20 | 1.51±0.58 | 1.18±0.08 | 1.80±0.44 | 1.46±0.88 | 1.59±0.27 | 1.13±0.30 | 1.80±0.33 | 0.97±0.29 |
T | / | 0.066 | 7.325 | 0.063 | 2.669 | 0.767 | 5.085 | 0.275 | 4.216 |
P | / | 0.948 | 0.000 | 0.950 | 0.011 | 0.448 | 0.000 | 0.785 | 0.000 |
3讨论
在中医研究中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面瘫系劳作过度,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气不固,风寒乘虚侵入阳明、少阳经筋导致面部气血阻滞、经筋功能失调而致病[2]。目前针对此病的治疗中,以扶正气、驱寒湿为主要的中医治疗理念,同时需要兼顾温补。而温灸刮痧治疗面瘫,即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充分结合了热疗、按摩、刮痧、艾灸几种中医疗法,不仅具有艾灸的热力与药理作用,同时还能发挥按摩、刮痧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艾条燃烧后,其热力作用可从皮肤透过,使人体经络之阳气升法,通过温经、机械力等作用,推动经脉中气血运行,发挥扶正祛邪、祛寒除湿、疏通经络的功效[3]。在此次研究中,所选择针刺疗法及局部梅花针叩刺后进行拔火罐疗法,从最终的治疗结果分析来看,可以达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尤其新应用的温灸刮痧在面瘫患者的治疗中,通过穴位选择头面部阳明经,太阳经穴,承浆、颊车、翳风、地仓、牵正、迎香,采用按、柔,灸,刮烫的方法透过皮肤腠理导入体内,起到温经散寒、舒筋通络之功效,同时调节气机、固本补虚效果明显,在具体治疗时所选择的穴位较多,按照不同手法透过皮肤导入体内,从而起到促进气血流通,使十二经脉相连接,调节全身气血之功效,整体来看疗效十分显著。因此,在中医治疗中,面瘫病风寒袭络证的治疗强调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因此通过温灸刮痧治疗,其祛寒除湿、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极其明显。尤其在面瘫病风寒袭络证患者的治疗中,再配合常规用药或其他中医治疗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升最终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杨素飞,孟智宏,针灸治疗面瘫选穴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59-62
[2]董珍英,张保球,郭锡全.针刺结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面瘫临床观察针刺研究,2019.44(2):131-135
[3]张娟,徐恽迪.温灸刮痧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名医,2022,(1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