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小学(集团)红树林外国语小学 518000
摘要:批注阅读作为一种研究性阅读,它是触及学生心灵、审美创造和思维发展的阅读。随着2022年新课标的实施,批注作为一种深度阅读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中高年级,又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学段。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批注阅读体系,结合学段语文要素和学情特征,找准不同文体的批点,构建批注阅读的基本课型,积极下水示范引导学生会批注、主动批注,进一步优化批注阅读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阅读 批注 现状 策略
一、真阅读:触动心灵的阅读
笔者这里说的真阅读,是相对于“休闲阅读”“碎片阅读”或“速读、粗读”等阅读方式而言的,这些阅读是低品质的阅读,仅仅只是信息的填充,不能带来思想的升华和提升。“雁过留声,风过留痕”,真阅读正是如此。真阅读主要是指精读、细读,有痕迹的阅读,有思考活动的阅读,同时也是对经典的阅读。
近年来,习总书记在各级各类讲话中多次谈及读书话题。“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离不开阅读,从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倡阅读,重视阅读,还介绍读书的具体方法,这在其它国家是少有的。当然习总书记这里提到的读书,笔者觉得着重指的也是“真阅读”。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把阅读作为多大的事情来抓呢?这里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号——阅读刻不容缓。引导学生爱读书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读好书是培养学生传承经典,善读书是培养学生读书的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阅读也有明确细化的要求。总目标明确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可以说,从国家领导人到国家教育政策再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向,集中强调要让学生的阅读有深度,有品位,有方法,有思辨,有表达。
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法国思想家布朗基也说:“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作品是充满思想的,阅读者也需要用自由、开放的思维解读作品的思想,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一样。因此,我们说阅读是触动心灵的阅读。
二、真批注:让阅读有的放矢
2022年新课标里面明确提到“批注”的有三处。在课程目标的第三大点学段要求中的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与鉴赏目标中提到:“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在学业质量的第二大点学业质量描述的第三学段(5~6年级)提到:“能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主动与他人分享。”第四学段(7~9年级)提到:“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那什么是真正的批注呢?真批注阅读是主动阅读,高质量的阅读模式。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真批注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批注阅读的体系,让阅读有的放矢。
三、真效果:批注阅读指向语文核心素养
2022年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有了修订,那么批注作为真阅读的有效践行方式,是指向新课标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效果:
(一)在文化自信方面,批注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法的继承,学生在批注中体察中国语言文字深厚的人文精神,开拓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积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生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评价,将文本与自己的个体生命相结合,从而在认识他人的同时也认识自我。激发了阅读个性,提升了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
(三)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在梳理整合、自主阅读、批注鉴赏、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学作品,通过分析和反思个人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来增强思维的深度与敏捷。
(四)在审美创造方面,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感受美,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深处对作品和人生的思考。
四、小学中高年级批注阅读的实施策略
笔者从批注阅读的理念、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等五个维度设置了一个小学中高年级批注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大致梳理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不够,热情不高。一是老师本身对批注这种有效阅读的方式接纳不够、认识不足,觉得操作费时费气费力,最后放弃了。二是学生主动性不强,很多时候是老师不要求,学生绝对不批注。
2.学情研究不足,学段目标不清。每个学段或年级对阅读技能的习得要求有不同,同一学段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技能和积淀参差不齐,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去做好前置摸底后再进行批注阅读指导,没有捷径可走。
3.缺少系统的方法指导。缺乏整体性的指导或老师的下水示范,导致学生对批注规范、角度、方法、形式等缺少系统性理解。学生批注呈现零散、随意的特点。
4.基础批注多、深层批注少。正因为缺少系统的指导,以及主动性欠缺等多方面原因,孩子们批注多以应付居多。
5.评价单一,缺少互动。在批注评价上老师大多采用是单向或单一评价。缺少互动性,孩子批注阅读的思维未能得到充分的分享和展示,学生的成就感不高。
基于对以上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结合学段语文要素和学情,找准批注训练点,构建进阶式批注策略
不同的学段应该有不同的批注重点。
1.一二年级:了解批注的基本规范,了解批注的符号,重在圈、画,为三四年级的深度批注打好基础。
2.三四年级:明确批注的基本规范,学会正确使用批注符号,树立文体意识,了解不同文体的批注的角度、写法特点,善于质疑、提问、概括、想象、联想,能对字词句段篇批注感受或体会。
3.五六年级:熟练使用批注符号,着重推进深层批注,突出对作品语言的品味,表达技巧的鉴赏,梳理结构特征,对文本的整体或部分进行感悟、鉴赏、分析,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解读。
以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批注训练点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用“O”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用“—”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写出对圈画词语或句子的感受。
2.用“~~”画出关键语句,能概括段落大意。
3.在有疑问的地方打上“?”写出自己的思考或疑问。
4.请用▲标出句段中的关键词语,写下感受或体会。
5.画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写出想象的画面。
(二)构建批注阅读的基本课型,开展“批注+”活动
一方面,我们可以构建批注阅读的基本课型。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学为根,关注学生的个性表达,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学习成果,引发孩子与文本的对话,与同伴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
第一步:自主批注,即自学。老师布置课前自主批注任务,按照基础批注+深层批注的要求,设置一定的任务驱动或问题串,让学生充分地批,留下阅读思考的痕迹。这个可以放课堂,也可以放在课前。
第二步:课中批注探究与分享,即共学、展学。充分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充分自主批注的基础上,开展平行小组的批注探究与分享,形成共学的氛围,孩子们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对个人批注进行修订完善。接着,挑选小组进行班级展示,对照课前设置的批注任务,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老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三步:课后批注拓展与延伸,即延学。引入对比阅读的机制,布置类文阅读、同主题阅读的文章,布置批注阅读训练专项作业。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批注+”活动。
1.批注+思维导图。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人物关系图谱、人物精神品质等角度,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如三下《海底世界》,可以学完课文后,指导孩子画一幅海底世界的思维导图。
2.批注+小练笔。整合课后小练笔目标要求,相机开展仿写、续写、改编或读后感写作,落实读写结合的目标,提升课堂阅读效率。如四下《天窗》,可以让孩子充分想象天窗外的风雨雷电情景。
3.批注+朗读。我们可以精选诗歌或优美文段、人物对话等关键字词句段,批注朗读要求或技巧,提升语感,加强理解。如四上《陀螺》,找出表达“我”心情的关键语段,引导学生批写朗读技巧。
(三)树立文体意识,找准不同文体的批点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单元的语文要素、不同的文体特征和作家风格中寻找最有价值的批注点。
比如,诗歌体裁的批点:诗题、诗人、写作背景、意象、诗句想想画面、表现技巧、情感主题、韵律节奏等。记叙文(或小说)批点:题目含义,关键字词句段理解,表现技巧(人物描写方法),文章结构,素材安排,人物评价(人物形象刻画),语言特色,情感表达和思想主题等。写景、状物散文:景物特点,想象和联想,写景表现技巧(五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修辞、对比等),写作顺序,语言特点,情感表达等。
(四)精心选材,教师下水示范教方法
明确各种文体的不同侧重的批点后,教师需要给学生下水做出示范,手把手地教孩子批注,让学生模仿批注。可以精选文章或文段,结合不同文体的批点和语文要素,设置驱动任务群或问题链,针对性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孩子的批注意识,提升学生深层批注的效果。
比如,六上第四单元的《桥》,可以设置如下任务群引导学生批注:1.画出描写洪水的词语或句段,写下你的联想。2.找出老汉在洪水中表现的句子,如语言、动作、神态等,写下你对他的评价。3.结合老汉的言行,联系生活,写下你对生命价值的认识?4.查找资料或回顾学习的人物,和同学们分享老汉一样人物事迹。
(五)建立评价机制,提升批注实效
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学什么、教什么就要评价什么。很多时候,老师们往往会忽略“教和学”之后的评价。要真正把批注阅读落到实处,老师还需在批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
一是评价主体要有广度。从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同伴评价等维度,多主体参与。
二是评价对象要有宽度。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批注阅读情况。特别是老师评价,不能总是只关注两个极端,好的猛烈表扬,弱的只有批判。
三是评价的标准要有温度。遵循激励性、引导性、过程性、整体性、差异性等原则,找到每位学生批注的闪光点。如:可从批注的规范性、结论的准确性、视角的独特性、思维的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是评价方式要有新鲜度。比如:1.开展师生、生生互动评价。批注是个体行为,交流是集体行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形成互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批注学习的机会。2.开展星级评价、活动评价。让学生的批注成果在班级展示,给予孩子成就感,激励学生批注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开展评选批注能手、批注达人、进步之星的评选活动。开展批注阅读竞赛等活动,激发孩子的潜能。3.借助量表评价。让学生、同伴、家长和老师都参与到批注阅读评价中,以量表的形式,让批注效果可视化。
批注阅读作为一种研究性阅读,它是真阅读,是有效阅读,是直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阅读,是触及学生心灵、审美创造和思维发展的阅读,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批注阅读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批注阅读体系,结合学段语文要素和学情特征,找准不同文体的批点,构建批注阅读的基本课型,积极下水示范引导学生会批注、主动批注,进一步优化批注阅读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质疑式批注阅读教学策略,刘正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3月5日
【2】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管毓婧,《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