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世纪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030)
摘要:百花涌泵站始建于1967年,运行至今已有52年。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工程设计标准偏低,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泵房出现了基础老化严重,不能满足工程安全可靠运行要求的现象。故此工程对原有的泵站进行重建改造,但泵站重建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文章首先对泵站重建工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泵站重建工程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保护对策,以期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百花涌泵站;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泵站作为关键的水利设施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而进行的重建改造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泵站重建工程可能引发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壤污染、水质受损等[1]。为了更好地平衡工程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
文章旨在探讨增城区新塘镇百花涌泵站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衡量工程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不仅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的变化,还需平衡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个因素[2]。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信息不足、评估方法选择困难、利益相关者需求不同等挑战。通过本案例的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将解决对策应用于实际泵站重建案例中,并分析不同对策的效果。最后通过总结研究结果,强调解决对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泵站重建工程中更好地平衡工程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 研究背景
百花涌泵站始建于1967年,运行至今已有52年。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有限,工程设计标准较低,经过多年的使用,泵房基础老化严重,泵房结构出现开裂及漏水现象;机电设备老化,不能满足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配电设备老化且布置杂乱,不符合五防安全规范要求;金属结构锈蚀严重,多处出现缺损。现状泵站已不能满足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根据现行泵站设计排水标准,每10年一次的最大24小时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应在3天内排出,与规划的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的排涝标准相差较大,现状工程设计标准过低。由于仙村运河的实施,白花涌与仙村运河形成连通的水系,涝水通过仙村运河流入白花涌,大大超出了百花涌泵站原来设计的排涝范围,现状泵站的排涝能力已经不满足规划及实际需求。
经济发展对防洪排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工程存在的排涝潮能力不足等问题,对百花涌泵站进行重建,不仅是提高区域排涝能力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重建百花涌泵站工程对增城地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工程建设概况
本次重建的百花涌泵站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白花涌村,如下图1所示。泵站装机功率990kW,等级为Ⅲ级,规模为中型。设计排水流量为140.0 m3/s。泵站设计排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致灾的标准,泵站主体建筑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标准。
对重建的泵站,按其所在河涌的规划河宽按比例进行分配,其中百花涌泵站的泵排流量为14m3/s,龙湖泵站的泵排流量14m³/s。
图1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
3 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3.1 噪声影响
目前,大部分泵站存在着机电设备质量差、效率低、运行不正常的状况,百花涌泵站也是其中一个典型。增城区百花涌泵站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行至今已有52年之久,项目老化、忽视和效益递减是每年都会出现的问题。在该地区,泵站水泵的气蚀损坏很常见,机组老化和逾期服务问题也很严重,导致振动和噪声增加。主泵房电机层的大部分机械都已老化,需要维修,并且已接近或超过其使用寿命。因此,存在着严重的噪声污染现象。
另外泵站重建工程也产生了噪声影响,主要源于施工期间使用的机械设备、建筑工具以及运输车辆的运行声。这些噪声超出环境噪声标准,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周围的居民、商业区域的环境造成不适和干扰。
3.2 废水处理
泵站重建工程导致了大量废水产生,其中含有水泥、油漆、溶剂等建筑材料残留物,以及污染物和化学品。未经适当处理的废水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果排放到水体中,可能引发水体污染,危害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
3.3 扬尘污染
在泵站重建工程中,土地开挖、材料搬运等施工活动导致产生大量扬尘,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扬尘不仅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在风力的作用下传播到更远的区域,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4 生态和水土流失
(1)施工期间的填筑、临时堆土场、施工辅助企业和施工道路建设等活动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改变地形坡度和地表组成,致使地表扰动和损坏。这种干扰会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尤其是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尽管施工结束后,部分地区可以恢复植被并达到新的平衡,但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仍然可能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2)由于建筑工程、临时码头和施工车道等需要临时占用土地,这里的植被受到破坏、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3)产生扬尘,影响周边植物的正常生长,以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施工活动产生的噪音驱散大量动物,久而久之改变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此外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包括机械运行噪声等。
4 环境保护对策
4.1 噪声防治措施
(1)此次项目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定期保养和维护,同时我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使用各类机械。这样,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污染。设备运行时的噪声水平得到有效降低。
(2)除非项目绝对必要,否则施工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并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在22:00至06:00期间严禁施工。我要求机械设备的分布尽量不妨碍施工进度,避免集中使用噪音设备。固定机械设备尽量保留在设施棚内作业,东侧施工机械作业尽量远离各个小区。为了尽量减少对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干扰,避免在午休期间进行施工作业。
(3)建筑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我安排了专人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栏,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措施有助于隔离施工现场的噪声,降低噪声传播,从而保护周围社区的安宁。
4.2 废水处理措施
我们先利用筛网将固体杂质进行过滤,然后利用板式沉淀法将废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聚集成为大颗粒下沉沉淀。杂质去除后水正常排出。
4.3 扬尘防治措施
我们在施工现场安装了喷淋系统进行喷水降尘,湿润土壤和材料,减少扬尘产生。对于暴露的土地和材料,覆盖防尘布等材料,减少扬尘产生。我们安排了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和周边道路进行清扫,减少积尘,保持环境干净。
4.4 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临时的护栏或屏障,以防止施工活动对植被造成直接损害。对于临时堆土场等区域,可以覆盖稻草、草席等材料,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设立稻草防护坡、护坡网等,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3]。对陡坡区域,我们设置了阶梯状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施工结束后,我们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种植适应环境的植物,帮助土壤稳定。在施工道路规划时,尽量避免经过敏感生态区域,减少对植被破坏的影响。
5 结论
本文分析与预测了泵站工程建设中噪声、废污水排放、扬尘及固废弃物等对环境的影响。泵站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是确保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在工程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负面影响,并保护生态平衡、水质和空气质量,是实现工程项目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结果表明:只要在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通过合理规划、科学施工和积极的环境保护,可以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维杰.浅谈城市治水中的排涝泵站重建设计[J].陕西水利,2021(08):106-108.DOI:10.16747/j.cnki.cn61-1109/tv.2021.08.035.
[2]谢文涛.中型泵站重建工程技术管理及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5):57.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935049.
[3]满守耀,徐长华.浅析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