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225000
摘要:本文以扬州市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重要性。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揭示了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对城市形象提升、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的特色风貌塑造,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大运河原点公园;城市形象;文化传承;
引言
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大规模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城市的传统和历史文化特色受到了破坏和忽视。因此,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特色是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所在,通过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可以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而且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由此可见,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重要性
2.1 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中的重要方面。城市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和景观等方面,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也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推动经济的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可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可以让居民感到自豪和自信,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
2.2 文化传承的推动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独特的精神财富,对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至关重要。通过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文化传承可以培养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通过传承和弘扬城市的文化,可以让居民对自己的城市和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稳定发展。
3.1项目背景
构思方案: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古水道,开凿了邗沟。邗沟成为了大运河的原点,因此项目定位于“大运河原点公园”。围绕这个定位,我们整合夫差广场,在古邗沟设置码头,增加夜游项目,整合空间功能,推动空间复合利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利用古邗沟文化的唯一性,展示“邗沟十三变”,慢行系统线型模拟京杭大运河设置,展现大运河沿线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古邗沟展示馆周边景观重点展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的丰功伟绩。
主要建设内容:场地清表、现状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地形整理、园路和铺装场地工程、植物种植工程、建筑物新建、构筑物新建、给水排水工程、供配电系统工程、照明工程、标识系统工程、公园配套设施、智能化系统工程。其中新建建筑物包含:古邗沟展示馆和公厕。新建构筑物包含:古邗沟码头门楼、花廊。园路和铺装场地工程包含新建园路、木栈道和木平台。供配电系统工程包含新设箱变和杆线下地工程。
3.2 项目概况
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的基地位于古邗沟北岸,北临邗沟路,东至吴王夫差广场,西至史可法路。东西长约610米,南北宽40-80米不等,占地面积约39500平方米(如图1所示)。本带状绿地即为扬州市永久性保护绿地,同时承担着应急避难场所和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功能。伴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古邗沟故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图1 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
3.3现状分析
图2 大运河原点公园及周边环境
如图2所示,场地位于史可法路的西侧,现有文化地点形象标识,文化历史遗址,能直观正面的展示出自身的文化底蕴;周围商业店铺林立,人流有保障,不会将场地荒废;植物生长茂密,但缺乏精致绿化景观场景,游人观感体验差,缺少景观文化载体,不能全面的体现当地文化底蕴。而且,卜扬中转站和绿地,沿河设有步道,现状绿化量已初具规模,在入口处设有一些健身设施,但文化类景观缺乏,不能凸显古邗沟作为运河源头的重要性地位。
由此可见,史可法路的西侧地块有着历史遗址,可视作景观文化的起点地段,史可法路的东侧地段则作为延续,将景观设计推向高潮,承接起点地段的同时弥补起点地段的不足之处
3.4基地限制性因素
在改项目改造中存在基地限制性因素,因为扬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认为邗沟风光带是我市第二批城市永久性绿地保护范围内的地块,社会关注度高。会议决定,同意邢沟风光带永久性绿地提升政造。会议要求,该项目提升改造,一要严格按照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的要求,保证永久性绿地性质不变,绿地面积不少,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不降。二要加强对现有绿地景观植物的杭理,现状大树原则上不移植,提高通造性与景观效果。三要加强景观提升叠加与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保证景观与周边风貌相协调。
3.5设计原则
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的设计原则总体上要遵循“生态优先、韧性健康、全龄友好”,保证绿地面积不减少,营造林下空间,打造城市天然氧吧。因此,在设计中应保留现有的自然景观、增加绿地覆盖、引入本地植物物种等。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而且公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设施和活动场所,鼓励人们参与户外运动和休闲活动,考虑到人们的安全和舒适感,公园设计中应设置阴凉遮阳设施、提供饮水设施等。此外,为满足全龄友好原则,公园应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活动区、健身设施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此外,公园还应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进出和活动。
公园通过合理布置座椅、休息区、散步道、户外运动设施等,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这不仅可以增加公园的利用率,还可以提供清凉的遮荫和自然的氛围。
3.6 建设过程和成果
功能布局:从东到西分为三段,东端链接夫差广场,打造“运河之魂”主题,听见运河历史的脉络,代表过去,入口展示“邗沟十三变”的变迁历史。中段利用绿地林下空间和大草坪打造“运河之肺”主题,听见运河当下的活力,沿大运河35城步道,穿越林下空间和大草坪,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途径古邗沟码头,夜游古邗沟。西端打造“运河之心”古邗沟展示馆,采用当今的高科技手段情景再现春秋时期的历史场景,沉浸式体验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的丰功伟绩。如图3所示
图3 功能分区
针对“运河之心”,建筑是运用“古代战船”理念延伸,景观设计延续了建筑折线特点,图4是“运河之心”的平面标注。对于公园的植物将最大程度的保留现状植物,现状大乔木基本得以保留,梳理现状植物空间,重要节点适当补植植被,打造林下节点精致花镜,可以为公园提供更丰富的景观和生态功能。在邗沟春秋(公园入口)植入邗沟春秋文化元素,呼应运河展馆建筑立面。或者设置拍照打卡点:“吴王战船”来吸引更多的人来这儿打卡拍照。对于全龄活动区,设置了适合儿童玩耍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攀爬架等。这些设施应符合安全标准,并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设置户外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健身器械、伸展区等。这样可以吸引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锻炼,促进健康和活力。并且设置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遮阳伞和休息亭,供人们休息和放松,例如可以设置一些棋牌桌、围棋、象棋等供人们进行休闲娱乐。
图4 “运河之心”的平面标注
针对“运河之肺”,如图5所示,设置了阳光草坪(应急避难场所),选择公园中一个开放的、安全的空间设置阳光草坪的位置,远离道路和建筑物,从而减少潜在的危险和干扰。林间冥想区域可以提供一个安静、宁静的环境,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放松。而沿河亲水栈道能让市民及游客更好的亲近运河,感受运河,为确保亲水栈道的设计符合安全标准,设置了坚固的栈道结构、防滑表面和适当的护栏。此外,600m沿河步道(2m宽度)上铺设了10厘米宽的自发光石,并且在彩色透水沥青里点缀荧光颗粒,成为市民的打卡点。
图5 运河之肺的平面标注
针对“运河之魂”,如图6所示,其中的玉林雅径,是对吴王夫差广场的文化上拓展延伸,展现吴王夫差一生功绩及对扬州深远的影响:破越败齐,逐鹿中原,筑邗城,凿邗沟。
图6 运河之魂的平面标注
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段风貌结构清晰,特色鲜明、构成要素丰富。遵循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加强对周边夫差广场、古邗沟的景观风貌保护利用,建筑和景观风格均采用灰色调、新中式风格,打造与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特色风貌。项目区位良好,通过古邗沟连接大运河,进而串联众多遗产点,能够起到以点带面,推动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系统优化。
4.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的案例分析,以点带面,推动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系统优化。项目具有公共性强、设计特色鲜明、相协调的特色风貌、服务设施完善、改善生态环境等特色,为城市创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文嘉,吴伟.诗境空间视域下的当代城市风貌塑造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空间风貌特色专项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01):82-85.
[2]王欢.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初探——以湘潭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例[J].智能城市,2019,5(12):119-120.
[3]戴蓓蕾,刘弘涛,陈关竹.探索美学视角下城市风貌的特色塑造——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四川建筑,2016,36(01):46-48+51.
[4]单长江,李元,尹文华.基于山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研究:以桐庐县江南新城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杭州,2018:70-81.
[5]王曈,姜滢,叶江山,等.文旅型特色小镇文脉传承与风貌塑造路径探索——以南京栖霞古镇为例[C]//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7:904-916.
[6]孙畅. 借鉴传统文化营造地方特色的城市设计思路:以《临海市杜桥镇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J]. 城市建筑,2021(2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