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保护中医针灸按摩适宜技术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3

小儿脑保护中医针灸按摩适宜技术应用进展

马佳琪1,沈蒙恩1,赵艳霞1*,梁少英1,李虹毓 1蒋素敏2,毛聪波2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2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  浙江 宁波 315192

【摘 要】小儿脑保护包括脑益智和脑损伤的保护。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常见的脑损伤,在我国发病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尚未发现能根治小儿脑瘫的有效疗法。随着中医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发现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该病有良好功效。文章分析总结了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应用文献,从针刺、艾灸、推拿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针灸推拿;小儿;脑保护;脑瘫;研究进展

1 引言

   小儿脑保护可分为脑益智和脑损伤保护两方面。在正常智力水平基础上对小儿智力进一步开发为脑益智;而脑损伤包括脑瘫、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及危重疾病等遗留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中脑瘫较常见。

小儿脑瘫在我国新生儿的发生率高达2.46‰ ,这不仅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改善小儿脑瘫的脑损伤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中医对此开展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而针灸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用来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此开展了小儿脑保护中医针灸推拿适宜技术的综合性论述。  

2 针灸

   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分为头针、体针、舌针等,灸法即艾灸。中医学认为,针灸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之效,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和康复,其主要机理为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大脑血供和神经递质含量。

2.1 头针

   头针,又称“颅针”、“头皮针”,是一种针刺在头部腧穴或特定刺激区域来防治疾病的疗法。据传统脏腑经理论及人类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于头皮上的投影,针刺相应穴位,通过刺激大脑腧穴,疏通经脉,改善脑功能。

2.1.1 常用头针穴位

常用头针穴位包括智三针(双本神穴和神庭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如以廉泉,智三针,百会,地仓,语言一、二、三区为主穴,经治疗可改善患儿脑供血,增强神经细胞代谢。以颞三针(改善脑供血、恢复智力)、四神针(改善缺氧缺血、加强大脑能量代谢)、脑三针(促进脑组织发育)和智三针(加快恢复大脑受损功能)为主穴,可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针刺以四神聪、双本神、神庭构成的智七针[1]对脑损伤患儿有益智补脑功效。选用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枕下旁线、颞前线施加头皮针配以四肢躯干的穴位,可改善大脑缺血,加快恢复脑组织功能[2]

2.1.2 头针穴位加减

针对常见的脑损伤异常症状和体征,可在头针主穴基础上配合头针或体针穴位加减治疗。

若上肢瘫则加选臂臑穴、合谷穴和曲池穴;若下肢瘫加足三里、髀关、环跳等,上肢瘫加外关、合谷、曲池等。足下垂加患侧解溪、丘墟等,足内外翻加患侧太溪透昆仑穴、丘墟透照海。

若肝脾不足则加脾俞、肝俞、足三里,若痰瘀交阻则加膈俞、丰隆、三阴交,若肝肾不足则加肾俞、肝俞、太溪;语言障碍者则配舌三针,听力障碍者则配耳三针,智力低下者则配手足智针,伴有癫痫者则配痫三针,腰软无力者则配腰三针,颈软无力者则配颈三针[3]

2.2 体针

    体针是用不同手法针刺躯干四肢对应穴位的疗法。它据人体经络腧穴理论选穴针刺,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改善机体机能。

    针刺少商穴、商阳穴、中冲穴、关冲穴、少冲穴、少泽穴[4]可开窍益智、解神志疾。

2.3 艾灸

    艾灸是用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使药性进入其中的疗法,它可有效疏通头部经络,醒脑安神,达到防治疾病的功效。针对脑性疾病虚损、痰浊的病机,灸法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的特色来治疗,切入病机。   

2.3.1 常用穴位

    用温和灸法施于足三里、百会、关元穴,三穴同用,可弥补先天不足,充养髓海[5]。用雀啄灸、温和灸和回旋灸的施灸方法,选取主穴督脉穴(身柱、大椎、腰阳关)配以手足阳明穴的基本穴位,再艾灸百会、大椎、肾俞、夹脊[6]可补虚宁神、扶阳固脱、醒脑开窍。

2.3.2 辨证灸穴

若肾气亏虚则灸关元、肾俞、气海等,伴有遗尿加灸中极;若肝血不足则灸肾俞、肝俞、膈俞等;若脾气不足则灸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等,伴有纳差加灸公孙[7]。应用此法可通络经脉、安神醒脑。

2.4 针刺联合

2.4.1 头针+体针

2.4.1.1 依据症状选穴

    针刺以四神聪-百会、额五针、上星百会、印堂等组成的组穴[8]可调节脑、心、肾等脏器功能,促进迟滞患儿智力发育。针刺以肾俞、脾俞、太溪等(体穴)顶颞前、后斜线(头穴)脾、心、肾、皮质下(耳穴)组成的主穴[9]。经治疗可健脾补肾,进而提高智力、恢复神明。采用由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四神针构成的头皮针,配合由督脉及膀胱经、阳明经构成的体针可改善机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大脑功能[2]。若运动障碍,则加选感觉区、运动区及平衡区;若认知低下,则加选智三针;若视力障碍,则加选攒竹穴、丝竹空、眼区

[10]
2.4.1.2 辨证选穴

肝虚风动者针刺头部:人中、百会、角孙、哑门。上肢:通里、合谷、内关、劳宫等。下肢:风市、环跳、阳陵泉、公孙等。经治疗有养脑补髓之效。

痰蒙血瘀者针刺头部:脑户、风府、神庭、脑空。上肢:肩髃、肩髎、合谷、手三里、曲池等。下肢: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血海。背部:心俞、脾俞、肾俞、肝俞。经治疗可活血开窍。

肾虚精亏者针刺头部:脑户、哑门、神庭、百会等。上肢:内关、肩髃、劳宫、神门、手三里等。下肢:三阴交、足三里、肝灵、太溪等。合用后有补益大脑、开智养神[11]之功。

2.4.2 头针+体针+舌针

头针取枕骨后三针、囟门前三针、头颞左右各三针、巅顶四神针。舌针取脾穴、心穴、肾穴、肝穴等。

体针据不同症状取穴。如上肢瘫,则选取双侧的曲池、合谷、支沟、后溪等;下肢瘫,则选取双侧的阴市、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语言障碍,则选取风府、哑门、人中等;智能低下,则选取双侧的曲泽、尺泽、神门、内关;颈项软、腰软,则选取双侧的坤柱、风池、肝俞、心俞、肾俞、脾俞[12]

通过头针、体针、舌针的综合治疗激发脑活性,改善人体机能,促进脑病治疗。

3 按摩推拿

3.1 推拿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它据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在人体腧穴上操作,可起到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有改善小儿脑损伤之效。主要运用推、拿、揉、捏脊等手法,对患儿体表部位或特定穴位进行操作,通过对穴位、经络、关节、肌肉及神经组织的机械刺激,使机体发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反应性变化。研究表明,推拿可益智,修复受损的脑细胞,矫正患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的连锁障碍。

3.1.1 推拿常用手法

   先运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揉耳后高骨的头面四大手法,后采用揉、按、指击、掐、推、点、拍、捏、叩、收、摩、搓、滚、拿等单一及复合手法[2,10,13,14],可起到舒筋活络、醒脑明目作用,通过手法刺激可加强对大脑功能的调节。   

3.1.2 推拿常用部位

     推拿部位以腰背部为主,按四肢(远心端-近心端)-头-脊柱的治疗顺序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华佗夹脊穴-足部穴位,涉及到膀胱经的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行循经推拿能加强疗效[13,14]。部位选取坎宫(推)、天门(开)、耳背高骨(揉)、太阳(揉)等加以腹部操作、脊背操作、揉按足三里配以梳理下肢、鸣天鼓、双风灌耳、振脑门等与特殊手法(上月球、垂杨柳)相结合[13]可增强患儿体质,进而对大脑起良性刺激,最大程度发挥大脑功能。

3.2 按摩

3.2.1 常用穴位与手法

3.2.1.1 改善脑损伤患儿脑功能的常用穴位

选用本神、神庭、神门、四神聪等联合按揉督脉十三穴、摩腹、推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推胃经、补脾经,并对足底相应的心、脑部、肾、小脑的穴位进行按摩再加用捏脊可健脾通督益肾[15],修复损伤神经,促进患儿大脑发育。

按背部(按揉患儿足太阳膀胱经和背部督脉)、臀部、四肢(按摩劳宫穴、合谷穴、涌泉穴等)、头面部(推滑椎至太阳穴)、胸腹部顺序按摩[16]可醒脑开窍,恢复患儿脑功能。

主要按揉四神聪、百会穴、本神穴、神庭穴、三阴交和捏脊,能为患儿局部大脑提供血氧和营养,明显提高其智力水平。

3.2.1.2 改善脑损伤患儿突出症状穴位加减

若脑瘫且智力低下,则点按四神聪、百会、智三针;若语言不利,则点按通里、金津、廉泉、玉液;若颈软,则点按大椎、天柱、列缺;若流涎,则点按上廉泉、地仓;若吞咽困难,则点按廉泉、天突;若上肢瘫痪,则点按曲池、三间、手三里、肩髃;若下肢瘫痪,则点按阳陵泉、悬钟、环跳;若腰部软瘫,则点按肾俞、腰阳关;若二便失禁,则点按关元、中极、次髎、上髎等穴[14]。通过各类穴位按摩可缓解症状。

3.2.1.3 按摩手法

    运用摩、拿、捏、按、推、揉、搓、扳进行点线面的全面按摩[2,17]。重提脊柱的脾俞、心俞、胃俞,再自上而下拍打和扣击其全长,且拿夹脊穴可提高肌张力;重提脊柱的肝俞、心俞、肾俞,固定躯干以充分伸展,自上而下揉夹脊穴和背俞穴,揉、滚太阳经可抑制原始反射和痉挛,控制腰部[18]

4 中医疗法的联合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对于单一疗法更为广泛,成效更为显著。

头针与艾灸联合可充髓健脑、通阳补肾、调理全身。针灸、推拿联合中的益康法可提高患儿认知能力[10]。因此,综合治疗可更好治疗功能障碍,安神益智,有效提高智力水平。

   综上所述,小儿脑瘫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精准辨证,综合应用中医针灸推拿适宜技术和方法调动患儿自主恢复能力,在治疗小儿脑损伤方面疗效显著。但临床研究多为疗效观察与评价,严格对照研究较少同时在家庭中,因推拿、针灸等中医技术对操作要求较高,很多家长未受过专业训练,难以掌握其要领。希望制定以家庭为核心的治疗方案不断优化小儿脑瘫治疗与康复,提高中医疗法的可行性

和可及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针灸推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杰奎. 智七针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宫玺,徐征华.中医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21,23(04):66-69.

[3]林群哲. 靳氏头针四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4]王鹰. 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5]苏全德,杨玉平,苏秀贞,等.温和灸对脑瘫患者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0):970-971.

[6]娄元俊,何琦,单海军,等.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3):248-252.

[7]谢洁珊,赵勇,刘振寰.艾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06(05):40-41.

[8]夏慧芸. 醒脑益智针刺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认知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9]张茜. 补肾健脾益智针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5.

[10]潘芮,黄茂.黄茂主任医师“益康法”治疗脑性瘫痪经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34(06):48-51.

[11]秦公顺,韦丹.李家康运用经筋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02):225-228.

[12]王艳梅,管傲然,管薇薇,等.管氏针灸学术流派名老中医管遵惠辨治小儿脑瘫经验总结[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0):4836-4839.

[13]丁卫青. 廖氏健脑益智推拿法干预1例先天性巨脑回畸形的临床报告[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14]张茹. 王雪峰教授提出的“脊背六法”推拿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及病例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15]刘振寰,丁建英. 小儿健脑推拿在预防小儿脑瘫中的应用与评价[C]//.创新·融合·共享——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10:356-358

[16]李玉,周敏,朱雪凤,等.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0,24(01):5-8.

[17]陈隽.足疗佐治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1):27-28.

[18]陈仁凤,雷贵富,张新亚,等.皮内针、捏脊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05):722-724.

第一作者简介:马佳琪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 大专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3KY1134;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项目:《中医护理学基础》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通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