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疗效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疗效及护理分析

刘月红

重庆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在胃肠手术后早期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本研究选择88例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早期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正常进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的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加快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总有效率更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肠手术早期肠内营养疗效护理

胃肠手术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手术,大多数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为了维持机体的循环与新陈代谢,还需要及时补充大量营养,避免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威胁其生命安全[1]。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肠内营养治疗,通常在患者术后24h进行[2]。为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本研究和早期应用肠外营养的效果进行对比,具体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88例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44~78岁,平均(62.31±4.32)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42~77岁,平均(61.34±4.24)岁。两组资料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病、中途转院或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治疗期间通过中心静脉给其提供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等,匀速滴注营养液,18~24h内完成,连续治疗7d。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为:通过空肠造口往肠内置入营养治疗管,静脉堵住250ml葡萄糖盐水(浓度5%),观察造瘘管是否通畅,同时观察有无胃肠胀气的情况。肠内营养制剂营养物质包含纤维素15g/1000ml、热量105kJ/kg、氮0.18g,术后24h内均匀且连续输注500ml肠内营养制剂,控制输注速度为40~60ml/h,术后第2d输注肠内营养制剂1000ml,术后3~7d输注1500~2000ml肠内营养制剂。两组连续治疗一周。

两组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对其腹胀与胃肠减压的情况进行了解,定期抽吸胃内容物,对营养制剂吸收的情况进行缺。对肠内营养制剂进行使用前,还要合理利用生理盐水,促进肠道蠕动。控制肠内营养制剂的温度为30~40℃,避免其过低或过高。确保营养制剂输注畅通,警惕有无管道堵塞或管腔滴灌内液面是否过高。此外,加大心理护理力度,通过详细告知患者场内外营养治疗的方法、效果、有关注意事项等,了解患者主观感受情况,解释腹泻或腹痛发生的原因,告知其有关的防治对策。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正常进食恢复时间;观察并评估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评估依据为[3]:显效:不存在腹胀的情况,肛门排气正常,营养指标改善明显;有效:腹胀症状减轻,肛门排气恢复正常,营养指标改善;无效:相关指标不存在改善情况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分析相关资料数据,计数资料可以表示为率(%);计量资料可以表示为(±s)。P<0.05为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观察组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正常进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s,h)

组别

例数

排气恢复时间

排便恢复时间

正常进食恢复时间

对照组

44

50.44±3.26

53.79±3.41

54.61±3.42

观察组

44

38.52±2.89

45.24±3.27

39.27±2.68

t值

-

7.051

4.814

8.699

P值

-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例,(%)]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4

6(13.64)

18(40.91)

20(45.45)

38(86.36)

观察组

44

1(2.27)

17(38.64)

26(59.09)

43(97.73)

2

-

3.880

0.047

1.640

3.880

P值

-

0.049

0.828

0.200

0.049

3讨论

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禁食,且受到手术应激的影响,低体重、负氮平衡等不良现象发生率低,容易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且其组织修复和免疫能力不断降低,对疾病康复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给其提供营养支持

[4]。肠外营养虽然在环节集体负氮平衡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可能发生黏膜萎缩或细菌移位之类的并发症。肠内营养通过肠道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促进门脉系统循环,提升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因为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较多,表现在几点:一是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具有促进作用,减少代高代谢反应,确保机体营养状态得以改善,促进氮丢失,对血浆蛋白浓度具有良好的维持作用;二是对机体分泌更多的激素与消化液产生刺激,对胃肠蠕动具有促进作用;三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加快康复速度[5]

综上,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总有效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洪福.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20,11(16):42-43.

[2]李文奇,张开明,张俊杰.胃肠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临床效果的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4):150+153.

[3]武云芳.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效果及护理对策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3):244+236.

[4]杨桂林.胃肠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6):44+46.

[5]张蕾,孙飞飞,李敏.胃肠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