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曾卫国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爽口中学,湖南省岳阳市414000

【摘要】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是批判性思维,缺乏批判性思维会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不利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具备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育观,在实际工作中寻找批判性思维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批判性思维变成一种正常的教学方式。文章主动探究在初中数学的课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们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量。达到了一个人的全方位发展的目的。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为中心,建立一套能够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给今后的初中数学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经验。

一、强化专业引导,贯彻批判思考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创造机会,通过对学生的专业化引导,使其能够顺利地将批判思考的运作机制导入到数学课堂中,提高了课堂中的交互质量。批判思考是指以某种准则来对思考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思考的合理性和反思性思考。将批判性思维导入到数学教学中,通常是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探索的意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经验和认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积极的批判性的意识,学生不会对教科书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疑问。教师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调度和发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布置探究作业:有一个梯子斜靠墙上,它的顶部离地板有8米高,当它向下滑动0.5米时,它的底部会有怎样的改变?老师给出了建议:“有一个梯子斜靠墙上,顶部下滑,底端也会滑动,同学们不妨利用直角三角,运用勾股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学生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因为解题思路不同,他们开始争论。老师要走进同学中间,仔细聆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教师通过生活例子问题设计,并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讨论,激发了课堂学习氛围。。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批判思维开始萌芽,学生要建立自己的见解,就必须颠覆他人的见解。通过持续的争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致,这就是对批判思考的典型应用。

二、精设悬疑问题,启动批判性思维机制

在给学生设置“悬念题”时,要从教情学情的现实出发,提高问题的适切性。在对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剖析时,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观点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基本出发,来制定计划,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这种方式的设计与启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问题的趣味性、悬疑性和开放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教学《图形的旋转》时,首先请学生列出一些常见的旋转事例,再进行提问:生活中的转动事例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共性?在理解“旋转”这一概念时,应关注什么方面。假如是一个三角体转动,那么哪个三角体转动时有变化呢?没有变化的部分。学生按照老师的布置,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老师给予指导,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的案例进行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并有目的地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学习证实。在不断的思索和探索中,使学生对图中的转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三、科学开展反证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上,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广泛地举出反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我们都知道,对数学概念的内容进行清晰地认识,并对数学概念的原理进行把握,这是其在后期阶段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解题的基础。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同学对于太过抽象的公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记忆结果,从而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在“相似三角判断”的教学阶段,正确的判断条件应该是夹角相等,并且两侧相应成比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忽略这一点。因此,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反例,将“夹角”替换为一个“对角”,然后通过绘制图表来证明这个新定义的判定定理的正确性,通过这个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证明原来的“夹角”是多么的重要。

四、接轨生活辨析,提升批判性思维高度

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是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出发点,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问题探究,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生活认知,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感知习惯。数学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师们可以通过与生活知识相联系的方式,来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操作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的兴趣,这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非常有好处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为了寻找缺陷或者缺陷,它是为了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只有将其内部的数理关系进行整理,学生才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学习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应用数学知识的案例。比如在教学《数量的变化》时,老师首先要求同学们理顺“量”的含义,再在生活中查找有关事例,并与学生的生活认识相联系,做一个有意义的探索。同学们在活动中,迅速找到了许多生活事例,比如都市人口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增加,生活污染指数的变化,人类的成长和改变等,都可以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探讨,并使用特定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运算,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改变一样,有一个同学说:“我十岁的时候是130厘米,十一岁的时候是134厘米,十二岁的时候是137厘米,假如把数字用表来列举;这些都是有规律的。”老师接着指导:“要想运用资料来说明变动的规律性,必须以较直接的图形来表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又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了不同数值变动的表现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致的看法。老师要求学生去找到一些生活案例,并对数量变化的有关概念进行解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启发。

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思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运用媒体展示、问题引出、疑问解答等方法,通过使用各种实际操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可以在持续的思考中,完成对数学认知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高文强.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

.[2]徐漫.数学教学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