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分析

刘琴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409900)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的作用。方法:择2022年1月~12月期间我院106例新生儿,将其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及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一级、二级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三级疼痛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综合性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综合性疼痛护理;护理效果

皮肤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度感知等,新生儿已经有了痛觉,但是相对于触觉和温度来说,疼痛并不是很敏感,尤其是躯干和腋下。由于神经传导不够准确,疼痛刺激后会出现泛化现象,即无法准确感知疼痛部位,反应迟钝[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缓解新生儿疼痛逐渐重视起来,为尽量避免疼痛对新生儿所产生的影响,本次将研究,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的作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2022年1月~12月期间我院106例新生儿,将其分组,对照组53例,胎龄38~41周,平均胎龄(39.56±0.81)周,出生时间3~              22d,平均(12.53±1.96)d,观察组53例,胎龄38~42周,平均胎龄(39.92±0.95)周,出生时间3~25d,平均(13.06±1.38)d,两组差异甚微(p>0.05)。

1.2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1)均来源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可以参与实验;(3)家属了解本次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先天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的新生儿;(2)无法辨别的疼痛感的新生儿;(3)近三个月内参加其它临床试验的新生儿。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叮嘱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并引导家属对新生儿进行科学喂养,同时根据其实际状况展开针对性护理。

观察组:综合性疼痛护理,具体如下:(1)襁褓包裹:按照疼痛的刺激情况和新生儿的临床反应在刺激前后选用质地比较柔软以及舒适度较强的襁褓对其进行包裹,包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力度。(2)糖水喂服:疼痛刺激后,可给予新生儿3ml 10%葡萄糖溶液,帮助缓解新生儿疼痛感,同时给予新生儿辅助奶嘴进行吸允,从而转移新生儿的注意力,降低新生儿的不良情绪。(3)体位护理:为新生儿选择合适的体位,使新生儿感到舒适,降低其疼痛感。(4)心理护理:新生儿入住后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其情绪变化,如有不良情绪措施时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可以在病室内适当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在病房内粘贴一些卡通的儿童卡片,进而提升新生儿应对疼痛刺激能力。(5)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采血过程中,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求,有效的抚触可减少新生儿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充满安全感,进而减少疼痛感。(6)环境护理:室内一定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外来访客的进入,病房内保持适宜温湿度 ,病房要经常通风,以确保新生儿感觉舒适、干净。

1.4观察指标

(1)新生儿疼痛:利用三级疼痛指数分析新生儿的疼痛感,分为一级、二级以及三级疼痛。一级疼痛指的是为新生儿采血过程中,其面部表情比较安静,没有出现明显哭闹,身体没有明显的变化;二级疼痛指的是新生儿肢体和面部表情出现明显不自然;三级疼痛指的是开展护理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哭闹非常严重,安抚没有效果。评价时间通常选择在操作两分钟且护理干预三十分钟后。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疼痛程度

观察组一级、二级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三级疼痛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疼痛程度[n%]

组别

n

一级疼痛

二级疼痛

三级疼痛

对照组

53

23(43.40)

22(41.51)

8(15.09)

观察组

53

27(50.94)

25(47.17)

1(1.89)

0.606

0.344

4.371

p

0.436

0.558

0.037

3.讨论

疼痛会为新生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其中包括降低新生儿睡眠质量,并且,疼痛诱发的急性刺激会使新生儿出现食欲不振,影响其和外界的沟通,为其正常生长以及发育带来不利影响[2]。除了生活中的磕碰之外,生长痛也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困扰,生长痛经常是不定期的出现,新生儿会感到晚上疼痛时间比较多,白天出现的较少,一般都在晚上或者凌晨时候发生。可能是由于白天新生儿活动量比较大,即使出现疼痛,也会由于注意力被转移而忽视。并且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是单侧,也可能是双侧,常见于小腿、足部、大腿、上肢肘关节、踝关节等,少部分新生儿还会出现胸廓、胸骨、肋骨以及髋关节等处的疼痛,有时是10-30分钟,也可能持续时间更长,甚至超过1个小时,还可能在短期之内反复发作,也可能2次发作的时间间隔比较长

[3]。此类症状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同时还会对家属心理造成一定困扰,所以,对新生儿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了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作为后期新生儿护理的主要干预措施,对新生儿生理及心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生儿的病情康复。并且该护理模式还属于科学护理的方式之一,通常情况下能够使临床疗效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4]。可有效使新生儿减轻疼痛感,从而提升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而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只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注重,没有考虑到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没有对疼痛方面做针对性的护理,因此护理效果也不理想[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喻婷婷.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母婴世界,2020(25):176.

[2]孙婷婷,田昕,贾凤利.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健康必读,2020(18):107.

[3]刘少贞,陈碧珠,梁婉华.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11):2660-2661. 

[4]蔡白纯.观察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J].药店周刊,2021,30(19):127.

[5]涂静,周碧琼,唐泽玲.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东方药膳,2020(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