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卢忠梅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568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形式将患者分组,一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共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共40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循证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病情急重,需要紧急治疗和护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命安全[1]。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和患者个体化需要的护理模式,它强调护理实践应该基于科学证据而非传统经验。随着循证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开始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护理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循证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形式将患者分组,一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共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共4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均数63.06±4.95岁;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73岁,均数63.75±4.8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全部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一般资料完整,临床依从性良好,可以配合本次研究,患者和家属知情并且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提出临床问题: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具体的临床问题。例如,怎样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负荷等。搜集相关证据:在提出临床问题后,护士需要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章或指南,收集证据,以回答该问题。例如,查找是否有研究支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负荷。评估证据的质量:护士需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估,确定证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以决定是否可以应用到具体的患者护理中。例如,评估研究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试验的样本大小和方法是否符合标准等。应用证据:基于评估后的证据质量,护士可以选择是否将证据应用到具体的患者护理中。例如,如果证据支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负荷,护士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该药物。评估效果:在应用证据后,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效果,以确定该护理措施的有效性[3]

1.3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例数。

根据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计算

根据提供的文本,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进行分析,n(%)用来表示计数资料的比例。对于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使用(x±s)来表示平均值和标准差。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意味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40

20(50.0)*

16(40.0)

4(10.0)*

36(90.0)*

对照组

40

8(20.0)

16(40.0)

16(40.0)

24(60.0)

2

7.910

0.000

9.600

9.600

P

<0.05

>0.05

<0.05

<0.05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2.2 住院时间、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出现例数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天)

并发症(%)

研究组

40

16.58±4.54*

5.0*

对照组

40

22.80±5.97

15.0

t/2

15.634

7.560

P

<0.05

<0.05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受到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AMI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针对AMI的护理包括快速和正确地评估和处理心血管疾病、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提供支持和教育患者和家庭等方面。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是指将最新的、最好的科学证据与护理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它强调护理实践应该基于科学证据而非传统经验,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4]。循证护理首先需要提出一个与实践相关的临床问题。对于AMI患者,可能的问题包括如何快速识别AMI、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护理等。在提出临床问题后,需要搜集相关的最新和最好的证据。证据可以来自于医学数据库、临床指南、研究报告、专家意见等多种来源。在搜集证据时,需要注重证据的质量和适用性,选择最可靠和最适用的证据来指导实践。搜集到证据后,需要评估证据的质量。评估证据质量的方法包括检查研究的设计和方法、检查研究的结果是否可靠、检查研究的参与者是否具有代表性等。根据证据的质量,可以判断证据是否可信,是否可以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在评估证据质量后,需要将证据应用到实践中。这意味着需要将证据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例如,在处理AMI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选择,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支持性治疗等多种方法。应用证据后,需要评估实践效果。这包括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评估治疗效果、记录并发症和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5]。本文综合分析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具体而言,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需要提出具体的临床问题,搜集相关的证据并评估证据的质量,应用证据,最后评估护理效果,这一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丹.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5):175+182.

[2]于淑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3):36+38.

[3]张淑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70-271.

[4]张敏.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3):160-161.

[5]张利萍.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2):1681-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