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牛滩马儿灯艺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泸县牛滩马儿灯艺术研究

郭叙娟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泸州市646000)

摘要:牛滩马儿灯艺术源于明末清初,兴于马帮货运,并在马帮文化与民间祈福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通过马儿灯道具、舞蹈、唱词唱腔、说词、伴奏特色研究,探析其“唱、跳”为主,“说、打”增色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牛滩 马儿灯 艺术研究

一、牛滩马儿灯产生背景

牛滩马儿灯是“茶马古道”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自唐宋至民国时期牛滩就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据《泸县县志》记载,其建县前“境内属古梁洲,居民以巴民族为主,牛滩镇与县内褔集镇、天兴镇、潮河镇、海潮镇、得胜镇和龙马潭区金龙镇、双加镇接壤”。马儿灯最早源于马帮人对“马”的崇拜,据记载牛滩杨氏家族第一代传人杨芳孝,根据当地当时流行的民间曲调、唱腔,结合川南的锣鼓,在驮运之余组织马脚子(马夫),模拟马驮运的步伐载歌载舞自娱解乏,后逐渐发展为以马为道具,以马为舞、以马为歌,伴以马锣、马鼓、马铃马鞭声载歌载舞的汉族民间传统舞蹈,当地人称“牛滩马儿灯”。

200多年来,经过杨氏一族杨芳孝--杨思新杨怀安杨书孝历经四代传袭,形成以唱跳(传统歌、舞)为主,说打(吉利说词、锣鼓伴奏)为辅,烘托节日氛围、贺岁庆节、婚丧嫁娶的一种广场和民间歌舞表演活动,2014年批准为四川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牛滩马儿灯艺术概貌

马儿灯集表演道具、舞蹈套路,固定唱腔,吉利说唱,锣鼓伴奏一体,是以 唱、跳为主,说、打增色的汉族民间歌舞综合表演艺术

1.马儿灯道具--形神兼备

牛滩马儿灯以马为原型,主要表演道具有马头、马尾。表演者以竹篾手工编制马头马尾廓形,用纸或布糊上,再粘上相同材质马鬃、马耳,描上马眼、马嘴、马笼头,表演时前腰着马头后腰套马尾,看似如人骑马,舞蹈造型形象生动,有着模拟时空、场景,渲染舞蹈气氛的作用。表演者戴上道具,形为马而神为人,观众如身在其中、流连于形神兼备、人马合一的马儿灯表演艺术。

2.马儿灯舞蹈—物我相忘

马儿灯舞表演形式为载歌载舞,演出场地为广场或农家院坝,演员多为农民,演出阵容一般为三、六、九人,基本舞步为模拟驮运中马的动作,有碎步、跛子步、十字步、 垫步、追步、马蹄步等,基本舞蹈套路为:单马跳槽、饿马抢食、双马对穿花、双马斜穿花、对拱跳、线盘架、走八字、二龙出水、四门斗、三叩首等。虽然表演的技巧动作较少,但节奏明快,舞蹈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生动的造型与酣畅淋漓的舞蹈产生情景交融、物我相忘的艺术观赏效果。

3.马儿灯唱词--贬恶扬善

牛滩马儿灯传统曲目有《杨八郎》、《孟姜女送寒衣》、《赵匡胤》、《秦始皇》、《祝英台》、《薛平贵》、《安安送米》、《天仙配》、《邱元顺卖婆娘》等。传统唱词源于经典民间故事、戏曲,如十二个月(《祝英台》):“正月英台出绣房,堂前拜别二爹娘…二月英台走得忙,柳荫树下来乘凉,观看书生梁山伯,二人结拜弟兄郎…”,唱词表现反对封建家长制压迫,追求婚姻自由;有《安安送米》:“小安安中头名,中了头名喜在心,在家庭修书信,临安汴下接母亲,到临安就把母问,何人克你来修行…”;内容多为宣扬忠孝节义观念,进行伦理道德说教,“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虽有封建色彩,但能激起观众的审美感受,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4.马儿灯唱腔传承传统

马儿灯唱腔根据演唱内容分为高腔、平腔和花花腔,板式分为慢板、快板、数板、急板。如《诸葛孔明借东风》“采呀茶采在得日当中,三那国孔明借东风,周啊瑜背起无啊情剑,追赶嘛孔明哟喂一场空哟喂”,《赵子龙战长坂坡》“采啊茶采得嘛日头哩哟红,三啊国有个嘛赵子哩哟龙,长啊坂坡前是保啊阿斗,万马啊云中台哟喂显英雄啰喂”,唱腔曲牌有“四季游春”、“虞美人”、“八段锦”、“扣百子”等。

5.马儿灯吉利子幽默诙谐

牛滩马儿灯在表演前后有“暖场”互动,根据表演主题,其逗趣暖场的顺口溜为俗称“四言八句”吉利子(吉祥词)。表演时可由“灯头儿”(灯班负责人)单念,也可以由伴奏的乐师念,或参加表演的人一起念,形式灵活、气氛热烈。如“锣鼓打得闹沉沉,牵着宝马敬主人,自从我灯来耍后,金银满屋福满门”。也有嬉戏调侃之语,如“左撇撇,右撇撇,关门大爷我晓得,头上戴的尖顶盖,身上围的芋荷叶”等,多为恭维、讨好、媚主语言。顺口溜则为打趣调侃,如:“那懒婆娘是大不同,一觉她就困起是太阳红,清早起来是头不梳、脸不洗,升子端起就去(jie)打米…,新创编的有“新社会大改观,妇女那能顶半边天,又勤快那不学懒,内外都是那女人管,在家中是内当家,计划生育都带娃娃…”,唱词以身边人、身边事即兴创作,旧词陈旧粗俗反映真实的“下里巴人”的生活,新词赋予马儿灯新的思想理念和内涵。

6.马儿灯伴奏抑扬顿挫

马儿灯表演伴奏乐器有锣、鼓(又叫马儿)、䥽,分别用状、丑、弄等汉字表示伴奏的节奏谱,其伴奏锣鼓的点式有“急急风”、“慢长锣”、“游台”、“太平春”、“醉八仙”等地方戏剧锣鼓演奏的特点。演奏者以不同音色变化来提示灵活多变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套路的变换,用锣鼓声的强弱来指挥表演者肢体动作幅度大小,用不同锣鼓节奏调动表演情绪,控制演出节奏,烘托表演气氛。马儿灯表演者在锣鼓的伴奏下迸发着表演热情,使观众产生的观看体验。

二、马儿灯的文化功能

“自古以来,四川大州小县,远村近社,灯班林立,民间赛会、酬神、祈福、禳灾,无不有灯班作场,娱神娱人”。牛滩马儿灯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有固定范围的受众,“人马合一”的歌舞表演有着极强的寓意性和地方性,它既是马帮人长途驮运解乏,交流聚会时自娱与娱人的艺术形式,也是依托茶马古道商业活动生产生活的马帮人祀神祈祷人畜平安、运输通达、人财两旺的一种精神寄托。马儿灯虽是民间乡野文艺,却有着广场艺术的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和感染性,宣泄着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一从茶马古道特殊的空间、功能、生态中发展起来的艺术形态,表现的是“马帮行天下、唱跳走天涯” 的豪迈进取,在传达人们对马的情感与崇拜同时,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无限激情与追求,以及物质与精神的高度融合。 

四、马儿灯的传承

牛滩马儿灯艺术是中华“灯”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晶,“这种艺术折射着其形成的自然人文的诸多人类历史基因及其交互作用和影响”③,反映在物质极其困难年代,劳动人民克服艰苦的地理、交通、生活环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如今,在国家非遗保护政策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的民间文化表演艺术,成立了“马儿灯传习所”,在中小学开设了兴趣培训班,对马儿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工提炼赋予新意,有效地保护了这一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艺术。研究牛滩马儿灯,有利于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有利于研究域内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有利于当地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有着实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意义。

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一般规划项目,“牛滩马儿灯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MJ19-1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地方方志. 四川省泸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泸县县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

②.邓运佳《明代川戏三考》. [J]《四川戏剧》.2007.06

③宁玲姿.《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历史的活态呈现—舞蹈作为史料的可行性分析》. [J]中国舞蹈学.2022.12

【基金课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一般规划项目《牛滩马儿灯口述史研究》(MJ19-12)阶段性成果。

一、一个作者一个单位

作者简介:姓名:郭叙娟,汉族。出生年月日:1971.05.08,性别:女,籍贯:四川泸州人,学历:四川音乐学院 本科,学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民间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