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3

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赵焕鸽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 本研究从掌握接近、掌握回避、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四个维度出发,以7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依次为掌握接近、成绩接近、掌握回避、成绩回避,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业成就呈负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成就

  1. 引言

Dweck, Nicholls等研究者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解释动机行为,用成就目标方法来解释个体能力相关努力将成就目标方法引入成就动机Pintrich (2000a)将成就目标定向定义为学生完成一项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以及学生为评价他们在该任务上的能力或成功而建立的标准或准则[1]。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成就目标向是个体对任务参与的目的或原因的感知是个体对成就情境、成就活动、成就目标、成功意义和成功标准的认知的信念体系。

成就目标定向的分类从二分法演变到四分法。Ames and Archer (1988)提出了二分法,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成绩目标重视能力与高成绩,掌握目标的重点是发展新的技能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认为通过努力才能成功的掌握技能[2]ElliotHarackiewicz (1996)提出了三分法,将接近和回避这两个独立的成分纳入成绩目标定向中,形成了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成绩回避目标的三分法成就目标定向。其中成绩接近目标旨在展示能力,而成绩回避目标是为了避免表现出无能[3]

Elliot(1999)提出了一个2*2成就目标向的概念模型,将掌握目标也划分为接近目标和回避目标,包括掌握回避目标、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掌握-接近目标关注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不成任务或在执行任务期间力求避免出错,成绩-接近目标关注于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胜过他人,成绩-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或表现得愚蠢[4]Chiang, Yeh, Lin and Hwang (2011)基于2*2成就目标模型发现掌握接近目标与成绩接近目标对考试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掌握回避目标与成绩回避目标对考试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5]Chen & Wong(2015)以香港大学生为样本,发现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学业成就正相关,而成绩回避目标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6]

现有的实证研究多侧重于使用二分法与三分法来探讨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以及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研究,对于四分法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研究结合成就目标定向的三分法,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探讨成就目标定向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法成就目标定向框架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1.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一所大学四个专业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包括物流学、造价学、小学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共收取81份问卷,剔除4份不完整的无效问卷,最终进行数据分析的有77份问卷。

2.2研究工具

四分成就目标量表。本研究使用刘惠军、郭德俊(2003)编制的《四分成就目标量表》收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数据。该问卷共29个条目,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包括四个维度: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8700,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8396, .7743, .8249, .6989[7]

(2)研究收集了参与问卷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该考试题型包括听力、阅读理解、翻译与写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发布问卷时简单介绍了本问卷的目的,提醒受试本研究针对英语学科,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描述统计及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结果,此种检验方法没有要求正态分布等条件。

  1. 研究结果
    1. 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

    本研究使用刘惠军、郭德俊编制的《四分成就目标量表》收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数据,7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参与问卷,用SPSS 26.0软件包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并得出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四个维度的得分先后为:掌握趋近目标(M=28.610,SD=4.437),成绩趋近目标(M=26.364,SD=5.380),掌握回避目标(M=16.247,SD=3.632),成绩回避目标(M=15.208,SD=4.675)。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英语掌握趋近目标均值最高,说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由内在动机驱动,更注重学习的内在价值,对学习感兴趣,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掌握英语知识,且学生对于是否掌握某项任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也与学生所处的年级有关,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学生会发现对比初高中的学习,大学教育更侧重于学生的兴趣与理解,不再是过多的分数导向。其次为成绩趋近目标,说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英语成绩,努力表现得比别人优秀,以显示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学生在大学阶段还需通过学业考试及等级考试,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成绩趋近目标仅次于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与成绩回避目标的均值小于成绩趋近目标,且成绩回避目标的均值最低,说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并不会过多关注完不成的任务或在执行任务期间力求避免出错,对自己有信心,对于失败不会过多关注,也不会过多与别人进行比较。

3.2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业成就的关系

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来探讨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业成就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下的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与英语学业成就的相关系数分别是.123、-.141 .113 -.306**,显著水平分别为.286、.220、.327、.007,由此可见,成绩回避目标与英语学业成就成负相关,**.在0.01级别,相关性显著,显著水平为.007,也就是说,成就回避目标的得分越高,英语学业成就就越低。而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英语学业成就无直接关系。

  1. 结论

根据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及Spearman相关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英语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的先后顺序为掌握趋近目标(M=28.610,SD=4.437),成绩趋近目标(M=26.364,SD=5.380),掌握回避目标(M=16.247,SD=3.632),成绩回避目标(M=15.208,SD=4.675)。(2) 成绩回避目标与英语学业成就成负相关,显著水平为.007,而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英语学业成就无直接关系。研究结果与Chen & Wong[6]一致,他们认为持有智力增量理论的中国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因为这种目标对学业成就有帮助,而成绩回避目标则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教育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植根于儒家哲学,因此中国的教育环境通常是高度竞争和应试倾向的。

此研究结果对于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启示,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具有掌握目标导向的学生注重学习的内在价值,对学习有兴趣,所以无论对自己的能力是否有信心,他们总是有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掌握目标的发展。当课堂上强调掌握目标时,学生会关注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兴趣他们会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并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更关心失败,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导致无助感和较差的学习成绩所以当课堂强调成绩接近目标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超越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学习设定适当的目标,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努力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而不仅仅是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教师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研究自身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样本量,本研究只有77名学生参与,样本量越大,研究结果越有说服力,故将来的相关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以保证数据的统计意义。其次是本研究只统计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没有涉及其他会影响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变量,如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等。再次是数据分析方法只涉及到了定量分析,对于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Pintrich, P. R. (2000a). 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pective on issues in motivation terminology, theory, and research.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92-104.

[2] Ames, C., & Archer, J. (1988).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3), 260-267.

[3] Elliot, A. J., & Harackiewicz, J. M. (1996).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A medit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3), 461-475.

[4] Elliot, A. J. (1999).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goal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4(3), 169-189.

[5] Yu-Tzu Chiang, Yu-Chen Yeh, Sunny S. J. Lin, Fang-Ming Hwang (2011). Factor structure and predictive utility of the 2 × 2 achievement goal model in a sample of Taiwan students.

Learning and Inpidual Differences, 21, 432-437.

[6] Wei-Wen Chen & Yi-Lee Wong, (2015). Chinese mindse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goal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Hong Kong student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5 (6), 714-725.

[7] 刘惠军,郭德俊. 考前焦虑、成就目标和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2): 64-68.

作者简介:赵焕鸽,1991年5月出生,女,汉族,籍贯:河南省许昌市,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