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701198809096614
作者简介:边长龙,男,陕西榆林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保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摘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为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
引言:地下水作为珍贵的水资源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地下水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因此,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建设项目必要的措施。目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工作程序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确保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该评价旨在识别和评估可能对地下水质量造成潜在影响的活动、工程或污染源,并依据科学方法和标准,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以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并降低环境风险。通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预测和预防地下水潜在的水质问题,并从源头上保护地下水资源。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1)准备阶段:搜集和分析有关国家和地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现场调查、勘探、地下水监测、取样、分析、室内外试验和室内资料分析等工作,进行现状评价;(3)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4)结论阶段: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问题探讨
2.1包气带的防污性能较难判断
包气带是大气水和地表水同地下水发生联系并进行水分交换的地带,它是岩颗粒、水、空气三者同时存在的一个复杂系统。包气带具有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和传递水分的能力。包气带还是地表污染物渗入地下水的主要途径。污染物在包气带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包括机械过滤、溶解和沉淀、吸附和解吸、氧化和还原等物理化学过程;有机污染物在一定的温度、PH值和包气带中的微生物作用下,还可能发生生物降解作用。包气带对污染物具有阻隔和消减作用,是地下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屏障。
包气带的性质和特征会因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详细研究包气带的厚度、孔隙度、渗透性和土壤或岩石的化学成分等因素,以了解其具体的防污能力。在评价包气带的防污性能时,还需考虑到潜在的污染源和活动。这些污染源可能来自于周边的农业、工业、市政废水排放以及垃圾填埋场等。了解这些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和排放方式,有助于判断包气带是否能有效防止污染物的渗入。
2.2水文地质资料获取渠道相对局限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资料的获取渠道面临相对局限的重要问题。水文地质数据是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能够提供有关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质条件、水质特征等重要信息。然而,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获取这些数据的渠道相对局限,给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带来困难。水文地质数据的获取需要大量的调查和测量工作。这涉及到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在一些地区或者特殊情况下,由于资源、技术或者人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全面获取到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数据的获取还受到一些监管和管理制度的限制。在一些地区的水文地质数据可能被视为敏感信息,需要经过许可或审批才能获得。这增加了数据获取的复杂性和难度,限制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入开展。要获取全面、连续的水文地质数据,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地调查和监测工作,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涉及较高的成本。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或者资源匮乏的地区,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无法进行系统的水文地质数据收集工作。
2.3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
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首先要进行线性工程与非线性工程的划分。非线性工程项目可采用公式计算法、查表法及自定义法进行调查范围的确定。其中,公式计算法要求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且已获取公式计算所需要的所有参数。查表法相较简单,可根据环评工作等级查出相对应的调查评价面积,同时保证该面积范围包含了重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自定义法可根据评价区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自行确定调查评价范围。上述三种方法中,公式计算法最为精确,但需要足够的参数;查表法简单,但不容易把握选定调查评价范围的准确度和有效性;自定义法未给出具体的要求,要保证确定的调查范围能够真实地贴近评价区地下水的环境现状,环评工作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2.4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设置
当前,由于城市用地比较紧张,而偏远地区开发力度较小,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多数项目的选址都定在了偏远地区。在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过程中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民用取水井作为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点,可节省大笔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但是居民的取水井一般深度较浅,仅到达浅层含水层,因此无法满足深层含水层监测的要求。在偏远地区进行钻探工作的成本较高,因此专用的水文监测井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地下水环评工作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针对部分情况特殊的偏远地区,如开发力度极低,基本维持在原始自然状态的山区,对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设置要求可适当降低;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性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减少单个项目地下水监测的要求;此外,需优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为更精确的评价成果奠定硬件基础。
2.5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对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至关重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各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日益显著。高频率的监测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样本,增加了对地下水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得潜在的污染源可以更早地被发现和定位。这有助于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地下水资源进一步受到污染和破坏。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也对于评估地下水监管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通过长期、有针对性的监测,可以更好地评估已实施政策和措施的效果,以及对地下水环境目标的达成情况。
3.结语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技术的建议,旨在提高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探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36(008):147-149.
[2][2]孙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12):28-29.
作者简介:边长龙,男,陕西榆林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保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