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委党校
摘要:网格化治理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蓬莱区为例,探讨当前网格化治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网格化管理通过将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范围划分为网格,对复杂的社会治理事务和社会事实进行信息化处理,提高了城市基层社会的清晰度,使精细化治理成为可能。但在实际运行中,网格化治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以蓬莱区为例,网格化治理在加强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一、蓬莱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网格划分: 基层社会治理单元的重构
网格化管理的起点是网格划分。蓬莱区将村居和城市社区按照组织层级划分为一级网格,负责组织领导整个街道的网格工作;其下以社区(村) 为基本单位,根据人口、面积、资源、事务等因素划分为二级网格;农村以村民小组,城市以楼栋、路段等为基本单位划分为三级网格。在规模较大的三级网格中,则可以进一步细分网格层次。网格划分有两个特点: 一是层级化。三级网格围绕着服务与治理的具体事务来设置的,垂直的多层级网格划分,将社会治理与服务事务进行了逐级分解与责任落实,从而使网格尤其是处于更低层次的网格成为一个“实”的而非“虚”的社会治理单元。二是全覆盖。网格划分是要“通过网格体系覆盖所有社会管理对象”,尤其是此前被忽视或难以覆盖的对象,从而实现“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的目标。
(二)资源配置:下沉党政资源与激发社会资源
一是下沉党政资源,其中包括党和政府两类资源的重新配置。当前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着扩大组织覆盖、凝聚各类党员,保持领导核心作用的紧迫任务。蓬莱区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工作模式,构建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格局。
二是激活社会资源。蓬莱区通过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管理模式,分为常规人群动态管理与特殊人群“七彩管理”,既借助微信群常规方式,又采取挂牌亮身份接收群众主动咨询上报,同时调动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收集信息,主动登门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排查,将人员信息、问题点位、社情民意等全面包罗其中。构建起点、线、面多维延伸的排查体系和治理网络,切实把问题及时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达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成效。
(三)考核评定: 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手段
蓬莱区采取定期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奖优罚劣,一方面,通过网格长推选、社区打分和街道评议等方式对网格员进行定期考核;另一方面,通过轨迹巡查、电话抽查群众满意度及开展“优+服务”创先争优当先锋主题活动,建立网格员绩效“红黑榜”,即时统计公示,大张旗鼓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网格治理过程中权责不清
在网格化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政府仍起到主导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导致网格化管理运行过程中行政色彩过浓,各部门职责不清。主要表现为网格的运行大多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开展工作,,部分网格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除承担社区党建、行政工作外,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开展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而网格内居民对网格管理具体运行方式并不了解,遇事就找网格员,致使网格员疲于应付。
(二)过度行政化社区自治能力不足
社区网格化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居民自治,但由于政府长期在治理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网格负责人或网格员通常由社镇街或社区领导干部担任,本该成为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在实际运行中却成为政府部门的一级组织。社区内的党组织、社区组织及辖区内的单位组织依托网格化协同治理机会少、基层社会组织本该具有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弱化,社会的自治空间压缩。
(三)网格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是网格员队伍数量有限。网格员多为社区兼职工作人员,还承担着很多行政事务,面对居民多样化的诉求,网格员人手不足、工作压力大、精力不足,对于居民的诉求难以及时掌握甚至回应,严重影响居民感受。
二是网格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网格员选取渠道主要是新退休人员、物业从业人员、全职妈妈、公益志愿者等群体,从招录条件来看并未对网格员提出专业化要求。日常工作中,网格员面对居民不同的诉求,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定位职责边界
1.注重提升服务理念。对网格员要定期进行服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网格员在网格化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服务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在网格空间内做到最大幅度的共享互惠服务。特别在应对突发事件,如疫情防控中,能够迅速调动社区内各方力量,明确职责,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推动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实现由“有”到“好”的转变。
2.厘清边界职能。在网格化治理中要划清职能边界,细分网格内不同等级网格员处理事务的类型、程序。对属于本级网格范围内事务,发现问题后按照相关程序及时处置,将问题在基层尽早解决;对不属于本级网格范围内事务,要及时上报由指挥中心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避免网格职能过载,影响治理效果。
(二)完善多元协同机制
1.党建引领,建立完善治理体系。在顶层设计上,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相统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充实基层力量,在基层网格队伍中发展培养新党员。将日常党建活动与为群众服务的实践紧密结合,在思想上提升网格中工作人员的认识深度,在行动上真抓实干,增加网格化管理对群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协同共建,提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能力。通过社会网络激发群众的自治积极性,使基层社会成为一个自治能力持续提升、善于互助合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共同体。发挥网格联系群众的优势,采取多元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力度。同时,将以往需群众参与的活动的群众参与率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以求对症下药找出症结所在,制定确实可行政策,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加入到社区管理之中,实现多元共治。
(三)强化网格化平台建设
依托网格员联系群众的现实优势、借力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通纵横,建立起“社会服务一张网、数字治理一盘棋”的平台格局。
首先,加强对辖区内居民基础数据的收集。以小区、社区、街道为基本单位建立基础数据系统,对政府需要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保证信息全面准确、真实有效,决策有依据、溯源有渠道。在此基础上,将网格化管理与智慧城市相结合,有效整合各类数据、破除信息碎片化、信息孤岛的问题。其次,在平台内建立信息分级制度。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赋予不同工作分工的工作人员相应的信息查看、使用权限,做到使用留痕,避免部分工作人员因工作要求、能力素质的差异而造成信息泄露、滥用。
(四)打造专业化网格队伍
建立科学完整的考核激励机制。政府应研究制定工资待遇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与考核。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按要求为网格员缴纳“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并按网格员工作年限、考核结果合理设置工资及绩效,足额发放,提升网格员身份认同感、工作参与积极度。
对网格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网格员应急、卫生、法律、计算机及社会工作等能力,提高网格员的能力素质。定期开展网格员交流会,新老网格员结对子、传帮带。新老网格员互相学习、相互取经,改善年轻网格员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年长网格员不会使用计算机的困境,更好地开展网格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