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托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托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马冬侠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25

摘要:在当前职校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托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可以积极与托育机构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在满足托育机构就业人员需求的同时,帮助高职托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托育专业;培养路径

引言

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专业定位不准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1托育专业产业及专业的标准制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基本要求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托育专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在当前国家倡导生育政策及双职工家庭的背景下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如何将社会层面对托育服务的需求细分到职业教育专业中,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高职院校在托育专业人才培养时要及时关注社会需求及政府相关政策,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托育人才,规范托育行业的从业环境,同时通过产教融合,加深托育专业学生对托育行业的认识,增强对托育行业的归属感。

2高职托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中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无非是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做报告、讲座,回答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托育专业作为新专业,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思想,还是教学设施和实训场地,抑或“双师”教学团队,均处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之中,导致校内实践培训的专业技能过于单一,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学习和指导,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缺乏广泛深入的协作,尤其是学生真岗实操演练没有得到有效突破,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缺乏与实际工作岗位和任务的深度结合,导致学生缺乏胜任托育行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

2.2课程体系架构不规范

学生能力养成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当前,课程衔接断裂是阻碍中高职衔接融通的关键,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中高职学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易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课程设置重复且缺乏能力培养的递进提升,二是简单对比和对照现有的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合并或删减重复部分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前者无需赘言,而后者这种貌似无重复的课程设置并不代表实现了有效衔接,因为课程设置不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调研和岗位任务量身制订适合自身的教育形式,还要依据自身专业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成长来科学地重构课程。

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托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或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学各要素的宏观调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不同,学生必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因此,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成果导向、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须掌握的能力为出发点,确定中高职托育专业衔接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如在学生照护技能的培训中,中高职学校可以分别对标并融合初、中级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鉴定的要求与标准,将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与实训中,突破教室的限制,将教学场所搬到托育机构中,采用现场教学、探究式学习、团队协作等方式开展教学,同时开展师企生多元主体的过程评价,着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促进托育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

3.2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

高职托育专业面临的困境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及托育机构三方合力解决,政府可以在政策层面对托育行业制订从业人员服务标准,提高托育服务行业的就业门槛,减少非专业人士进入该行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托育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家长在选择托育机构时非常谨慎,会更加青睐老品牌的托育机构,从而不利于一般托育机构的生存,同时也会导致高职托育专业人才在就业时只能扎堆在城市中,给托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政府从行业准入门槛上制订高标准从业服务要求,可以规范托育行业的服务标准,创造良好的托育行业就业环境,从而推动托育服务行业质量上升,确保家长把婴幼儿送到托育机构时能够放心,也能更好地让起步比较晚且实力比较弱的托育机构得到发展,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托育服务,提高社会对托育服务工作者的尊重与认可,减轻高职托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压力,进而推动高职托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3.3加强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提升婴幼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做好各项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由于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有限,学生的实践时间也十分紧张,因此,教师需要做好校内实践教学,设计各项课堂实践活动,借助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知识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实践练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和自主空间,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各项专业知识,从中锻炼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为实践练习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程知识的总结工作,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开展更具实践性的教学。第三,教师要加强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更加真实地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托育教学模式,做好专业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实践教学,以及各项教学资源之间的整合,从多方面更好地提升托育服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托育人才。

3.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培养教师队伍

作为新专业,高职托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不仅面临课程及教材上的滞后,还面临教师队伍方面的落后。笔者观察到托育专业的教师虽然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但是托育行业中的实践经验并不充足,与学前教育专业不同的是托育专业更加侧重婴幼儿保健方面的实操性课程,而在婴幼儿保健方面经验丰富的就是“儿保”类医生。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定期邀请儿科医生到校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婴幼儿保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保育能力。在“引进来”的同时还可以鼓励本校教师“走出去”,即定期为本专业教师进行托育方面的培训,让一线教师更好地建设托育专业。

结语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在新时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托育专业虽然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但是目前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给高职托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难,这些困难间接影响高职托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及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静.我国内地社区公共托育服务构建的思考:基于港台经验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2):57-62.

[2]洪秀敏.婴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66.

[3]蒋晓莉.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困境、对策[J].科教导刊,2018(14):78-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