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位一体助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实施五位一体助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艳红

济宁市技师学院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如何助力济宁市技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次研究通过以济宁市技工教育集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集团在“四位一体”上的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集团内济宁市技师学院为典型代表,在课程改革、学生管理、产教融合、科技创新教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五位一体”模式,从而有效的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服务济宁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利支持。

关键词:教育、人才、科技、产业、五位一体、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题名称:2023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 人才 科技 产业“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助理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编号:23JSGX168),主持人:张艳红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人才、科技、产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为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需要用最大的热情、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厚植人才沃土。近年来,济宁市坚持政策最优标准“再加一点”,持续提升政策含金量,开通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相继出台“产业人才10条”,“人才金政20条”,拿出真金白银大幅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为各类人才竞相成长培植了丰厚沃土。

1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的功能作用

在“四位一体”过程中,科技提供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整体提升,逐步形成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技条。产业提供载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国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技术广泛应用到产业中,形成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教育提供保障,普通教育要开设职教课。设计义务教育后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通道和融通机制,在各学段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源共享、贯通互认。人才提供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

2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内“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教育问题

济宁市在技工教育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足。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学校和教育设施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其次,济宁市的教育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优质学校在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上表现出色,但一些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或管理不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学生的发展机会受到了影响。

2.2人才问题

在人才方面,济宁市技工教育培养的学生面临着严重的流失问题。优秀的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去大城市就业,而不愿意留在本地发展。这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限制了济宁市产业发展的潜力。另一个人才问题是济宁市培养模式偏重于理论而缺乏实践。学校教育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缺乏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实践技能培养。这使得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

2.3科技问题

济宁市技工教育在科技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市内拥有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但缺乏足够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无法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这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影响了济宁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2.4产业问题

济宁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导。这使得济宁市在面临经济转型时存在挑战。缺乏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支持,限制了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济宁市的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及时适应这些需求变化,这导致了人才供需不平衡和人才流失的问题。

3济宁市技师学院五位一体实施策略

3.1课程改革

首先,以产教融合导航课程改革方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成长。其次,开发一体化课程资源,追求专业卓越。然后,成立工作室,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最后,建立智慧实训室,引领教育变革。在课程改革中,建立智慧实训室和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引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分层次教学,实现个性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模式。

3.2学生管理

首先,深化实施军事化管理规范行为习惯。坚持每日课前集合制度,培养学生良好作息习惯 ,通过坚持每日课前集合制度,我们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其次,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整合、梳理、挖掘,我们将打造专业课堂,整合、梳理、挖掘传统文化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选拔、培训、输送制度体系。邀请部门领导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培训,提升学生干部能力。

3.3产教融合

首先,共商工学一体化培养方案。推进“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借助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对接。其次,共建实习实训竞赛平台。引企入校、入企办学,坚持持续打造各类国家级教学实训平台,如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汽车技术实训中心等。最后,共组优秀师资专家队伍,建立校企双向互派工作机制,优化师资结构,提升育人水平。

3.4科技创新教育

首先,创建智慧实训室,打破传统思想,开启科技创新之旅。其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术交流。最后,将课程中融入科技创新元素。通过创建智慧实训室、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融入科技创新元素的课程,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科技创新活力的学习环境。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超越传统思维,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教育风潮。

3.5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建设梯级化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引领,设立专业带头人岗位。进行技能大师培养,针对不同学科领域,选取技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技能大师。其次,实行双师双岗制。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技术改进等,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还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展示、小组合作评价等,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束语

济宁市技师学院的先进模式针对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在教育-人才-科技-产业“四位一体”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济宁市技工院校的主力军,也为其他兄弟院校的实践工作推进提供一定参考,进而有效的推进济宁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服务济宁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利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善学.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0-94.

[2]李庆伟.山东省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