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盐塘九年制学校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同日常生活联系性密切,但是讲解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点又显得很乏味,这让老师的教学体验、学生的学习体验都不是很好。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教育前沿的教师提出了较多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把培养综合人才作为着力点。 为此,需要教师结合新情况对教学方式展开创新,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重点考虑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为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本篇文章就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进一步探索其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在整个义务教育的框架中,初中数学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学好初中数学可以帮助更好地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助于学术的深造,数学本身具有工具性特点,想要了解科学技术,数学是入门课程,同时也是基础课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数学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实际应用,为此,数学对当前初中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面向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抽象性较强,变量与计算内容都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可以充分反映和检验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因此,学生需要积极探索,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才能更好地对个人的知识架构进行完善。
一、任务驱动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要创建几乎涵盖课程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并以此为核心,整个教学我们都要基于这个核心任务,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探索课题,合作学习。一方面我们完成本课的学习课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实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引导学生创造学习实践。任务驱动方法基于建立主义学习的理论、理念,也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那些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1]。传统上,教育是基于知识授予的复制性教育,任务驱动法是基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而主动进行的合作探索式学习。在任务驱动课程中,教师设计课题,学生在课题当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小组智慧对问题展开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典型特点是“以课题为主,以学生为主要群体”,教师的每堂课都围绕主题展开,主题是结合课本知识点和学习任务确立的,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交流,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 精设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学生要具有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必须完成预习才能更好地获得知识,从而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实际上,教师需重点注意学习任务的设定和安排,让教学方法更有活力,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重点关注学生对任务当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的预习情况,以便学生在对任务展开实践时目标明确、方向清晰,并怀着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使学习效率高效、学习质量良好[3]。以讲解“轴对称图形”为例,本章需要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的,还能绘制出轴对称图形。为了让任务驱动法效果更好,教师需要布置任务:首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为最初的教学提供良好基础;其次,在轴对称图形的设计环节,给学生布置探索性的任务,即巧妙、独立地完成轴对称图形的创作,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设计图形时,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绘制一个点并做出它关于某条直线的另外一个对称点,来绘制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任务分层,促使学生循序渐进
任务分层,指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法要结合实际,任务要有指向性,让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知识探索,逐步学会数学知识,更好的锻炼和提升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首先,课前的任务,主要是打基础,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任务探索环节,提高学习效果。其次,课上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核心环节,要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优势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思维逻辑技能得到提升。
(三)协作互助,帮助学生破解难题
任务驱动法,学生要抓牢某个特定的任务作为核心所在,运用学习资源时有效结合自我探索、交互合作来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学习实践方法同传统的学习方法之间差异性较大,它使学生通过探索、练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然后建立起学习系统。这个过程使学生互动、合作能力显著增强[4]。学生需要借助有效的沟通、碰撞思维来完成任务和解决困难。但在合作时,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数学的掌握能力差别较大,如果遇到差异或困难而无法有效交流,就会使任务完成效果受到影响,还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全面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合作,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的理清思路,构建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加强任务的推进效果。
(四)科学评价,健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
任务驱动法的最后一步是效果评估,它是反思整个任务的过程,也是深化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做出调整和改善。在评价的初期阶段,师生要一同探究,总结归纳知识点,并罗列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衡量体系与标准。以讲解“数据在我们身边”为例,课程内容包含统计图、 频数分布图以及抽样调查等概念,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学习,教师就可以结合图形绘制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时,学生在收集数据和整合数据上可能会存在问题。在进行最后评估时,老师和学生要一同回溯全部过程,整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统计图的概念,优化数学知识的框架体系。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评估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具体的给出正向反馈和适当的鼓励,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广泛应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中学数学的教学,在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学生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搭建知识框架,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还需要持续探索,对任务驱动法展开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立足学生主体,协助学生做好任务设计,结合数学的教学目标设置分层任务,强化师生合作,通过一同解决难题和评价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怡. 论“任务驱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28):2.
[2] 杨永康.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 2021(21):2.
[3] 顾华.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东西南北:教育, 2021(11):00042-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