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汇能朗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市,301900
摘要:“十三五”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时期,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防治将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得以应用。在此背景下,对环保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引言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和使命。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包含的科目种类较多,整个教学体系十分复杂,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完善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充分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充分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和素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工程人员还要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及方法,具备分析评估和预测环境影响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的方法及技能,并且要具有环境污染物监测、制订方案及编制报告方面的初步能力,以确保能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措施
2.1改善教学形式,强化实践教学
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基础知识的内容相对枯燥。如果不能吸引学生产生共鸣,部分学生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时就不会认真听讲,使其对基础知识的内容掌握得不够扎实,进行后期实践时缺少相应知识的了解,实践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结合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社会趋势,主动将化学程序和一些数据处理的软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出现更多的色彩,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生动。比如,环境工程专业要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而分子结构复杂繁多内容相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只是进行一味地描述,在课堂教学期间学生听讲存在一定困难,不能掌握核心要点,教学效率不能得到提升。学院教师将分子结构软件融入课堂教学,将抽象的化学符号处理成颜色各异的分子小球结合在一起,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图形,让学生脑海中有了明显的对比参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专业领域有深入学习的动力。在课后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经过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浓郁,对专业知识也有更好的掌握。环境工程专业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单纯的理论学习不能达到专业技能的要求。因此,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实际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能贴近现实处理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接受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有机统一,更好地提供学生思考、创新和实践的空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在校内的实验课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对实验现象产生思考,对实验步骤进行反思,如思考存不存在操作步骤不规范等问题。对实验进行拆分,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动手操作,而不是在旁边看着别人做实验,培养实践规范性,锻炼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校外可以依靠企业资源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通过进入企业参观采用现场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对实践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书本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他们的眼界,为其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2改革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协同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肩负主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多重使命。针对区域发展特点和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及落实“土十条”以及保护黑土地等重大需求,改变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制,由理论性人才向实用型人才转变,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探讨专业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顺利对接,做到理论素养与实践教育的充分结合。利用学校建有污水处理站的优势,安排学生到校污水处理站进行长期实习,从处理工艺选择、运行管理操作规程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及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方案中增设农业生态学和土壤学等农科实习内容,带领学生走入向阳农场(学校基地)、畜禽养殖场等,结合专业知识,找出问题及解决措施。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建立学校与实践单位资源共享和协同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与高科技农业企业、环保企业、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吸收行业专家参与学生培养过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与任课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合力育人。邀请经验丰富的智慧水务、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土壤修复等行业及领域专家走进课堂及举办专题讲座等,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实践及行业前沿的机会,为学生接触实践创造条件。
2.3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重构自身的教学能力,与学生同时学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最佳方法。首先,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实现由“保姆型”教师向“教练型”教师转变。因此,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大力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创设真实情境,引实际工程项目、科研项目进课堂,运用信息化、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其次,重视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通过信息化教学比赛和教学能力比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面,因此应该不断加快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面临诸多问题,不利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中生态文明建设,所以需要高校不断完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本文的研究来看,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承担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从优化实验课程设置、构建完善的实践平台、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保障等方面出发,全面强化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庄西真.人工智能视阈下职业教育的机遇、困厄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33-37.
[2]郭加书,王树娟.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0(1):81-83.
[3]刘润民,杨志强.“职业教育4.0”背景下数字化人才需求的变革与发展[J].当代职业教育,2018(3):53-58.
[4]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刘君.“互联网+”时代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