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第第十二小学,陕西 神木 7193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提升教学水平。小学科学作为帮助学生认知科学、掌握科学道理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启发学生智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混合式教学与微课的概念后,着重阐述了在小学科学混合式教学中融入微课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微课;科学;教学
前言: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学生可以在科学课堂中认知科学规律,了解科学知识,崇尚科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需要学生掌握科学、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混合式教学主张实现线上和线下充分融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微课作为线上教学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和混合式教学概述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综合运用多媒体、数字化和网络化等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以视频为载体,拍摄和录制教师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活动。微课短小精悍,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可以反复观看,最大程度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微课则是以科学课程的某一知识点展开录制,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共同教学。
(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线上的教学资源,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课程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课堂上的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关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混合式教学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为小学科学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混合式教学实践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认知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学本质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世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面授和口头讲解,这就导致课堂氛围较为刻板枯燥,长此以往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微课为代表的线上教学,可以向学生直观展示实验过程和效果,通过动态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中的《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形态,对生命世界有基础性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多种生物,如不同树木的叶子或者猫狗的区别,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尊重和敬畏生命,在学生心里埋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种子。
(二)微课的教学内容要突出
每节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所以在微课录制时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小学科学教学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科学知识,所以教师录制科学实验时要步骤清晰、手法标准、声音洪亮,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实验流程,做到主题突出。教师要将科学知识的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所不同,学生不必拘泥于课堂之中,只要想学随时随地都可以[1]。学生不必将知识限制在教材中,可以在微课中学习如流水或者岩石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时,就在微课中加入了大量不同种类岩石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多种多样的岩石,鼓励其主动探究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了解不同岩石的用途,使教学丰富具体,教学主题更加突出。
(三)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和线下教学不同,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多次反复学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只要找到相应的微课就能进行学习,从这一方面来看微课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便于掌握科学知识[2]。教师利用微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实验器材,并提前准备实验材料,从而在线下更容易动手操作。
例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探究《谁流得更快》中,通过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液体流速是否与黏度有关。教师在微课中可以让学生在家准备相同质量的清水、油和洗洁精等液体,以及如吸管、玻璃、杯子以及实验记录表等辅助材料。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讲述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将杯子底打孔,让学生观察水、油和洗洁精的流速并做好实验记录。通过实验发现,三种液体的流速按照快慢分别为水、油和洗洁精。一次实验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所以学生可以按照此种方式进行多次实验,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行线上和线下有机整合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而微课作为线上教学的典型代表,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优势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学流程。
参考文献
[1]孙美玲.浅谈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8):40-42.
[2]刘孝梅.微课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