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中医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哮喘的中医科普

陈雪峰

达州市渠县天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达州   635200

哮喘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它会导致气道狭窄、肿胀和过度分泌黏液,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和胸闷等症状。其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而有些人可能经常出现危及生命的哮喘发作。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抑郁和焦虑等,严重时还可能致人死亡。

而对于这一疾病,我国的中医医学也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为您科普关于哮喘的一系列相关知识。

1. 中医如何看待哮喘?

在中医学中,哮喘被归纳为哮病的范畴,它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而痰的产生,主要是在肺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因素而诱发的。因此,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脏气虚弱。禀赋薄弱,易受邪侵,也就是先天免疫力上的不足,会导致哮喘的容易发病,婴幼儿哮喘病患者大多都由于这个原因,其脏器虚弱多,通常以肾虚为主。此外,病后体弱,伤于肺脾肾,致痰饮留伏,这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第二,外邪侵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外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哮喘属于肺系痰患。因此在气候突变,天气突然转冷时,特别是深秋寒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当个体外感风寒、风热或暑湿等邪气时,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气不布津,聚液成痰,就容易导致哮喘的发病。

第三,饮食不当。过食生冷,伤及脾阳,津液凝聚,寒饮内生。或者嗜食酸咸肥甘厚味,痰热内蕴;又或者进食海鳝鱼虾蟹等,引动宿痰而发病。

第四,情志、劳倦所伤。情志抑郁,惊恐恼怒,或月经期前,或剧烈运动后,劳累乏力,皆可致气机失调,肺失宣肃而发病。

2. 中医治疗哮喘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哮喘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两方面,发作期要以豁痰利气祛邪为主,寒痰当温化,热痰当清化,表邪明显者兼以解表。而缓解期则要以扶正固本为主,正虚邪实者则要标本兼顾。

3. 中医对哮喘的辨证分型

在辨证分型方面,我们同样需要从发作期和缓解期两个角度来进行辩证分型。

发作期可以分为冷哮证、热哮证、虚哮证三种类型:

冷哮证的主要症状为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咯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利气。可用射干麻黄汤并根据患者实际症状进行加减,如果患者痰壅喘逆不得卧,合三子养亲汤,也可以加葶苈子以降气涤痰;呼吸迫促,张口抬肩者,加厚朴、杏仁宣肺平喘;兼有浮肿者,加车前子、茯苓利水消肿;

热哮证的主要症状为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黏稠,面红,伴发热,心烦,口渴。

治法:以清热宣肺,化痰降逆为主。常用定喘方加减。表热甚者,加连翘、薄荷以清热解表;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卧者,加葶苈子、瓜篓皮、地龙泻肺降气,化痰平喘。便秘者,加大黄、枳实以通腑利肺。

虚哮证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严重者会持续哮喘,咯痰无力,声低气短,运动时症状会加剧。口唇爪甲发绀。

治法:以补肺益肾,化痰活血为主,常用生脉散合人参蛤蚧散加减。痰多胸闷者加瓜蒌、桔梗化痰利气;喘甚者加白果、芡实、罂粟壳敛肺固肾;阳虚者,加肉桂温补肾阳;阴虚者,加熟地黄、山药补肾养阴。

而在缓解期可以分为肺气亏虚证、脾气亏虚证、肾气亏虚证三个证型。

肺气亏虚症的主要症状是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哮喘,发作前会频繁打喷嚏,鼻塞流涕。

治法:以补肺益气为主,常用玉屏风散和人参定喘汤加减。外感表寒者,加麻黄、生姜祛风散寒;脾气虚者,加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兼痰热者,加桑白皮、贝母清热化痰。

脾气亏虚证的主要症状是平素痰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适当而引发哮喘。

治法:以健脾化痰为主,常用六君子汤加减。兼气滞纳呆、脘胀者,加木香、厚朴、砂仁行气消滞;兼脾阳不振,形寒怕冷,肢冷便溏者,加桂枝,温脾化饮。

肾气亏虚症的主要症状为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下肢欠温,小便清长。

治法:以补肾摄纳为主,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阳虚明显者,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以温肾助阳;阴虚明显者,用七味都气丸加麦冬、当归、龟甲胶益肾养阴;肾气不纳,配胡桃肉、五味子、冬虫夏草、紫石英,或合用参蛤补肾纳气;痰多者,加陈皮、苏子化痰。

4. 哮喘发作时的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严重的哮喘发作,且采用一般治疗措施仍然难以缓解。二是发作持续时间过久,患者呼吸困难、呼长吸短、气息急促、唇甲发绀、静脉怒张。出现以上情况则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是可以选用紫金丹,米粒大5~10粒,冷水送下。

二是选用吡矾丸,绿豆大5~10粒,温水送服。

三是选用复方银黄气雾剂雾化吸入。

四是选用十枣汤,将红芽大戟(醋制)、甘遂(醋制)、芫花(醋制)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2g,儿童减半,以大枣10枚煎汤送下,每日1~2次。得快利即停药。

也可采用吸氧措施。

5. 哮喘的预防和护理

在哮喘的预防上,首先是要加强体质锻炼,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太极拳、内养功、八段锦、慢跑、呼吸体操等方法进行长期锻炼。其次是要做好药物预防,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辨证用药。脾肺气虚者,可以经常服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脾肾阳虚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右归饮、保元汤等;肝肾阴虚者,可常服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左归丸等方药。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还要避免接触过敏食物、药物和其他异物,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而在护理方面,首先是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积极寻找并去除导致哮喘发病的诱因,注意患者居住室内的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清除刺激性气体、灰尘和花粉等。在饮食上要保证清淡而富营养,忌生冷肥甘厚味、海膻发物、辛辣等食物,同时戒除烟酒。

另一方面则要密切关注哮喘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加重时间和昼夜变化规律,这是了解病情轻重,决定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关键。

对于喘闭、喘脱危候者,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法抢救,必要时给予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而在患者的康复期间,则可以采取药物康复和治疗康复两种手段,药物康复可以继续使用扶正固本的方药,如六君子汤、麦门冬汤、金匮肾气丸等。食疗方面,肺肾阴虚者可选羊蜜膏,肺肾气虚者可选人参粥,肺肾阳虚者可选羊脊骨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