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2

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陈小琴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提升教育质量、铸育时代新人。在融入过程中也存在党史融入教材不足,教师引用党史能力不强,融入形式单一等问题。进而从优化融入教材读本、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融入方式上探究对策。

关键词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

《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持续深化思政课中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1]]。“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2]]。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是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然之举,也是加强高中思政课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

百年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教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与课程目标高度契合,有些党史知识就是教材内容本身。党史中富含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因素,能为思政课提供教学资源和素材支撑。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利用党史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见,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既是充实党史课程、优化党史教育形式的重要之举,也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历史视野,提升认知格局和思想境界,引导学生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二)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蕴含着许多鲜活的教学素材、生动的党史故事。将有意义有趣的党史素材、案例因地制宜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有利于增强了课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内容学理性较强,有些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必须立足学生实际,结合案例讲授,学生才能学懂弄通。比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内容时,通过优化活动情境,融入党史小故事,使抽象理论生活化,进而引发学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了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铸育时代新人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宝库。党的百年历史包含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能够帮助学生从党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政治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不足,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思想困惑、迷茫甚至是受不良价值观误导[[3]]。将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以百年党史正本清源,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引导学生在思维辨析的思考中、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史在教材中融入不足

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课本中还存在几点不足。首先是在四本必修内容上融入不平衡。百年党史涉及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除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涉及较多的党史和历史知识,其他必修教材融入党史的相对较少。其次,教材中有些知识虽然是党史本身,但是学理性较强,在相关链接部分多为理论知识点和历史史实,学生若是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可能较难掌握,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者,党史教育的融入不仅局限于教材等基础性物质形态的载体,还要放眼于学生生活,融入校园环境、学习活动和实践教育中。

(二)教师引用党史能力不强

办好、讲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取决于教师的党史素养和教学能力。党史中蕴含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但由于教师党史理论功底不扎实,对党史研究不深,存在对党史育人因素挖掘不足、应用不足等问题。另外由于教研能力欠缺,导致教师对党史与教材相交融之处把握不足,情境设计缺乏巧妙性,党史的融入相较生硬被动。思政教师必须提升党史素养,优化教学设计,才能使党史教育水到渠成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

(三)融入形式单一

党的革命史、奋斗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留下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印记,需要利用各种载体讲清讲好党的历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更多体现在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容易忽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以及网络平台等也是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加之高中生本身学习任务比较重,社会生活实践不多,缺乏切身感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可接触可感受的形式学习。若是仅依赖于教材和课堂融入党史教育,其育人效果难免收效甚微。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对策

(一)优化对教材读本的融入

教材、教辅资料作为党史教育最直观的文字载体,是学生接触到的最主要的党史素材。首先,在融入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上,一是要注重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平衡,强化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模块的融入。二是可以在“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部分融入兼具趣味性和价值引导的人物、英雄故事。比如在“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框题中,知识点相较概括化,这段历史时期有许多红色故事,比如“半条棉被”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通过党史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除了国家统编教材,可以推出更多通俗易懂有关党史的理论读物,充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教辅书籍,丰富高中思政课教育内容,为思政课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供丰富的教学借鉴。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是推进党史教育进课堂的主体力量,教师的党史素养以及对党史的运用能力都会影响党史融入课堂的效果。首先,教师要提升党史修养,夯实党史理论根基。一是认真学习“四史”,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道理,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情怀和动力。二是积极参加主题培训、集体备课。深入研讨以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经验、做法等,在实践中深化对党史理论的认识和实际运用。其次,要提升专业水平,强化教研能力。教师要研究厘清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党史和教学内容的相关因子;巧设教学情境[[4]],巧将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融入方式

讲清讲好学理道理哲理,要创新优化融入的方式、途径及载体,推进党史教育融进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在融入学校思政“小课堂”上,要综合运用议题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生讲述等课堂形式,利用网络“云课堂”和媒体资源,以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影视、音频等,真正使党史在课堂上“活”起来。另外要强化环境育人,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校园宣传栏、广播、板报等为宣传载体,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引导和熏陶。在融入社会思政“大课堂”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展览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强化实践育人。另一方面要把党史教育融入班团活动、主题班会、重大节日等活动中,推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党史题材作品,增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温度深度信度和效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105/t20210511_530840.html,2021-04-20.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211/t20221110_983146.html,2022-11-08

[[3]]操菊华,陈薇.党史教育精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1):62-64.

[[4]]高矗辉.党史教育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进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03):21-24.

课题项目: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Jdy2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