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中医医院 四川仁寿 620500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对于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仁寿县中医医院骨科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进行固定,试验组采取微创经皮锁钉钢板进行固定。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手术后1月、2月,试验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进行固定,临床效果佳,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四肢骨折;肢体功能;临床效果;Fugl-Mey-er评分
四肢骨折主要指的是双上肢与双下肢骨折,为临床上发生概率最高的一种骨折类型,多由创伤或自身骨骼疾病导致[1],由于四肢的活动度大,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容易影响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产生影响。对此类患者常采用的传统切开复位法,在术中,对患者的骨膜剥离较多,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近年来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优势,因此本文将8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仁寿县中医医院骨科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患者40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1)经过X线或CT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2具有手术指征,接受本研究选择的治疗方式。排除标准:(1)既往有四肢骨折手术史;(2)存在凝血障碍或其它血液疾病;(3)存在其他部位骨折;(4)精神认知障碍,配合度不佳。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50±5.13)岁,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16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00±5.07)岁,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对创面进行清创处理后,将钢板置入进行固定。试验组患者,在术前先通过检查确定手术顺序,对于肿胀较为严重的患者,在身体情况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手术。手术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麻醉方式,将伤口处切开2-3cm,使患者深筋膜下与骨膜外处的软组织分离,形成软组织通道,在术中避免切开患者伤口处的骨膜,经皮通道接桥之后,把钢板置于骨表面,在远近端切口处放置螺钉,在患者复位情况良好的基础上,在原切口部位放置2-4枚经皮质锁钉,确定钢板位置满意后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良:骨折基本愈合,患肢功能轻微影响生活;差:骨折未愈合,患肢功能严重影响生活。
1.3.2采用Fugl-Mey-er评测法评估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分数与肢体功能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s)、行χ2、t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疗效(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 例数 | 优 | 良 | 差 | 临床疗效 |
试验组 | 40 | 25(62.50) | 15(37.50) | 0(0.00) | 40(100.00) |
对照组 | 40 | 16(40.000) | 18(45.00) | 6(15.00) | 34(85.00) |
χ2 | 4.504 | ||||
P | 0.339 |
2.2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
手术后1月、2月,试验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x±s)
组别 | 例数 | 术前 | 术后1月 | 术后2月 |
试验组 | 40 | 7.39±2.35 | 11.49±2.54 | 19.98±2.96 |
对照组 | 40 | 7.41±2.40 | 9.97±2.52 | 15.63±3.10 |
t | 0.042 | 3.004 | 7.176 | |
p | 0.967 | 0.003 | P<0.001 |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的加重,四肢骨折的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此类患者若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影响后续的正常肢体功能,特别是对于老年四肢骨折患者而言,骨骼畸形尧疼痛等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2]。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在直视下对患者进行复位,并使用加压钢板进行固定,但临床普遍发现,该手术方式对患者局部损伤较大,且难以避免对患者的软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不佳[3]。
基于此,本文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手术后1月、2月,试验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该手术方式在进行治疗时,不用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大范围的剥离,可以很好的包护患处骨膜及其周围软组织,减少对患处血流供应的影响,维持患者康复期间较好的血流供应,促进患者的愈合。且该治疗方式可以选择合适的螺钉,对骨折稳定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免去患者术后进行再次外固定的痛苦,尽早的开始康复训练,恢复正常的肢体活动。
综上所述,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进行固定,临床效果佳,手术切口小,并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骨折部位的软组织,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洋.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益寿宝典,2020(15):0116-0116.
[2]蒋励,许耀,王世龙,汤超亮,陈文钧.微创经皮锁钉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6):683-686.
[3]徐丕东.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2):0076-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