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43)
摘要:通过对3A21防锈铝微波辐射器的原材料及有皱褶零件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化学分析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得出造成零件表面出现皱褶原因是1)原材料存在隐性粗晶环,2)冲压工艺不当。
关键词:3A21防锈铝 粗晶环 冲压
3A21防锈铝微波辐射器酸蚀后,有15%的成品在矩形孔内壁及挡板处出现缺陷,其形貌特征见图1。该辐射器采用冲压工艺成型,具体生产工艺包括:下料——截面铣平——3次冲压成半成品等步骤。为了查找原因,对损坏的辐射器进行了分析。
图1 辐射器缺陷的宏观形貌图2 辐射器原材料低倍组织形貌图
1理化检验
1.1化学成分分析
在有皱褶的内壁部分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各元素均符合国标对3A21防锈铝的要求。
1.2低倍检验
对原材料宏观观察发现腐蚀面上有明显的粗晶环特征,深度约为1mm~2mm,并未见其它冶金缺陷,见图2.
1.3金相检验
1.3.1对辐射器矩形孔内壁缺陷处进行高倍观察:
a)沿纵向变形组织中伴有同方向分布的裂纹及孔洞存在,裂纹平直,见图3.
b)变形区组织中强化相较正常区少,呈粗大颗粒状且分布不均匀,见图4.
图3 纵向变形组织特征 图4变形组织及孔洞特征
1.3.2对辐射器挡板处的缺陷处进行高倍观察:
缺陷区有显微裂纹、孔洞,附近强化相颗粒粗大且不均匀,见图5、6.
1.3.3原材料横向金相试样高倍观察:心部组织(正常区)强化相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而粗晶区强化相较粗大,且分布不均匀,见图7、8.
图5 缺陷区粗大强化相及裂纹特征 图6 缺陷区孔洞特征
图7 变形区大块强化相特征图8 正常组织强化相特征
1.4能谱分析
对缺陷处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处与基体成份一致,均符合3A21防锈铝成份要求;未见基体以外的元素成份,见图9、10.
图9缺陷处
图10 基体
2 生产现场调查
按照微波辐射器的工艺生产过程逐一跟踪,发现在冲压半成品过程中,为了赶进度,润滑剂添加次数偏少,未按工艺要求操作。
3综合分析及验证试验
3.1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得出,该零件缺陷处与基体属同种材料。从宏、微观显示的特征看,缺陷位于变形区。若冲压过程中润滑不良,变形量偏大时,局部挤压力过大,易在该处造成零件部分表面的金属相互影响下,形成表面压屈皱褶。
结合原材料低倍特征,由于低倍组织部均匀,存在隐性粗晶环特征。铝合金粗晶区较细晶区的塑性低,当冲压变形位于粗晶区时,冲压变形量过大易沿粗晶环处的表面诱发缺陷。
3.2 验证试验
针对以上分析,在同一批次的原材料上不同部位分别取样,按不同的润滑剂添加次数进行冲压、去油及碱洗。每次冲压试件的数量为50件,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验证试验结果
试件截取距尾端距离(mm) | 润滑剂添加次数(次) | 试件出现缺陷的数量(件) | 润滑剂添加次数(次) | 试件出现缺陷的数量(件) | 润滑剂添加次数(次) | 试件出现缺陷的数量(件) |
200 | 1 | 17 | 2 | 15 | 3 | 10 |
400 | 1 | 8 | 2 | 7 | 3 | 4 |
500 | 1 | 3 | 2 | 0 | 3 | 0 |
4 结论及采取措施
4.1结论
零件缺陷系冲压时表面形成的皱褶,缺陷产生在隐性粗晶环区,该粗晶环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在挤压过程中受强烈变形的外层,在淬火过程中发生了再结晶而形成的,粗晶区呈纵向分布,从尾端向前端深度逐渐减少;冲压零件半成品过程中,添加润滑剂次数偏少。
4.2采取措施
将原材料的尾端的截取量,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添加润滑剂。
参考文献:
[1] 李炯辉.金属学材料金相图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金相检验》编写小组.金相检验[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