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4例重症肺炎引起的ARDS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PEEP干预,实验组接受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等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的疗法干预,可改善重症肺炎引起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与感染和中毒及免疫等因素影响有关。重症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非顺应下降,最终引发ARDS。肺水肿、低氧血症是ARDS的典型特征,预后差,病死率高。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常见手段,包括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肺复张通气、俯卧位通气等疗法。PEEP疗法虽然能够让呼气末气道内留有压力,促使闭合肺泡及陷闭支气管张开,改善呼吸功能和氧合,但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而俯卧位通气疗法可有效改善氧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影响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机械通气联合疗法干预,发挥PEEP与俯卧位通气的优势协同效应,更利于提高疗法的安全可靠性,值得深入研究[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4例重症肺炎引起的ARDS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22例,对照组年龄平均67.2±4.2岁;男性10例,女性12例。实验组年龄平均67.5±4.1岁;男性12例,女性10例。基线资料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符合柏林定义ARDS标准;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年龄>18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脏器功能障碍;精神意识障碍;临床资料不全;血流动力学异常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PEEP疗法干预。施行自主呼吸模式,合理调整PEEP水平,逐渐增加5、10、15、20cmH2O,每增加PEEP通气2min后,严格施行血气分析,了解肺复张情况。肺完全复张3~5min后,逐渐降低PEEP水平。
实验组接受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俯卧位通气前10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5mg负荷量,随后维持2~3mg/h静脉泵入。间隔1h,静脉注射维库溴铵4mg静脉注射,保持肌松。呼吸机初始设置潮气量6mL/kg,吸气时间1.0~1.2s,吸气流速40L/min。患者从仰卧位逐渐过渡为俯卧位,俯卧位通气超过10h,间隔时间为4~6h,头偏向一侧,皮肤受压部位垫软垫。俯卧位通气30min后,用PEEP行肺复张,合理调整PEEP水平,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95%~99%。
1.3观察标准
参照心排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评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氧合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秩和检验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性;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
护理管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 n | CI(L/min) | CVP(cmH2O) | HR(次/min) | MAP(mmHg) |
对照组 | 22 | 3.23±0.24 | 4.58±1.07 | 85.33±4.25 | 73.36±3.41 |
实验组 | 22 | 2.26±0.16 | 4.03±0.21 | 82.16±3.09 | 71.15±3.12 |
t | 4.169 | 3.558 | 5.824 | 5.139 | |
P | 0.035 | 0.040 | 0.018 | 0.020 |
2.2氧合指数
干预前两组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的氧合指数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氧合指数比较(±s)
组别 | n | 干预前 | 干预后7d | t | P |
对照组 | 22 | 65.26±8.54 | 247.41±16.12 | 163.164 | 0.000 |
实验组 | 22 | 65.32±8.16 | 260.16±17.33 | 205.541 | 0.000 |
t | 0.513 | 16.216 | |||
P | 0.425 | 0.000 |
3讨论
重度肺炎引起的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和通透性提高,是引起ARDS的本质。机械通气等临床疗法干预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者的肺复张,缓解肺水肿,恢复肺通气,改善氧合能力。机械通气有开放肺泡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疗法干预的前提是不引发新的肺损伤,而PEEP的肺部开放压高,极易引起肺损伤,而俯卧位通气有促进肺复张的作用,联合疗法干预,更利于减少开放压,防止单纯PEEP疗法干预引起的新的肺损伤
[2]。俯卧位通气后,患者的胸腔内压力梯度低,利于分泌物排出,通过刺激肺内液体,增强患者的氧合。机械通气干预后,患者的气道压力上升,肺容积扩充,可避免小潮气量通气引发继发性肺不张。俯卧位通气疗法安全可靠,联合疗法比单纯PEEP治疗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加强压疮等并发症方面的预防,更利于强化机械通气联合疗法的安全性[3]。
综上所述,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的疗法干预,可改善重症肺炎引起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
参考文献
[1]陈汉桂.乌司他丁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ARDS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3):40-42.
[2]殷文超,刘莅欣.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9):1054-1056.
[3]马红梅,丁宜君.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2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