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血常规结果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血常规结果对比研究

高小萍

大竹县第二人民医院635113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静脉血采样和末梢血采样在血液常规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了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查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了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并随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含量(WBC)、红细胞含量(RBC)以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通过比较不同采血方法的结果,发现静脉采血的HB、WBC、RBC和HCT均高于末梢采血,而且这些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采样在血液常规检查中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结果,因此是该检查的可靠证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血检验;末梢血检验

在临床实践中,采血是获取血液样本的首要步骤,而血液样本的采集方式通常包括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两种常见方法。静脉采血是通过穿刺静脉来采集血液样本,通常在医疗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包括了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验的100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55例,女性患者占45例,年龄范围在23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2±6.11)岁。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了以下纳入标准:①患者没有患有重大疾病或危重疾病;②患者没有血液性疾病。同时,排除了以下情况的患者:①精神病患者;②糖尿病患者;③艾滋病患者。

1.2方法

1.2.1仪器及设备

使用了日本公司生产的Rayto雷杜RT-7600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前,我们对仪器进行了质控物监控,以验证其在赖宝珍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的性能。在本次实验中,采用了抗凝管,其中包含了5% EDTA-K2,这种抗凝管由中山市创意生化工程有限公司制造,还包括溶血素和稀释液。这些步骤旨在确保获得的血液样本在分析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并且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

1.2.2静脉采血方法

早上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静脉采血使用注射器采集患者1ml的肘静脉血,放置到含有5%EDTA-K2的抗凝管内,并把血液和溶液摇晃均匀。

1.2.3末梢采用方法

在末梢采血的情况下,采集了患者无名指指尖上的20微升血液样本,然后使用一次性微量管吸取血液,并将其转移到抗凝管中,随后进行了充分混匀。完成患者血液标本的采集后,进行了仔细的质量检查工作。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上的操作要求,将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血液标本放入仪器内进行检验,并严格遵循检验时间在0.5到4小时之间的要求。这些步骤旨在确保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进行了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血液标本分析,比较了其中的HB(血红蛋白含量)、WBC(白细胞含量)、RBC(红细胞含量)以及HCT(红细胞压积)与正常范围的差异。红细胞计数(RBC)(单位:10^12/L):男性正常范围为4.0-5.50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红细胞压积(HCT)(单位:%):男性正常范围为40-50%,女性为36-45%,新生儿为36-50%。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男性正常范围为4-1010^9/L,女性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10/L。血红蛋白浓度(HGB)(单位:g/L):男性正常范围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血液标本中的HB(血红蛋白含量)、WBC(白细胞含量)、RBC(红细胞含量)以及HCT(红细胞压积)值。结果显示,与末梢采血血液标本相比,静脉采血血液标本中的HB、WBC、RBC和HCT水平值更高,而且这些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血液标本HB、WBC、RBC、HCT水平对比(

组别

HB

WBC

RBC

HCT

静脉采血(n=100)

133.1±11.4

6.6±3.2

3.6±0.4

0.4±0.4

末梢采血(n=100)

100.2±13.4

5.2±1.5

3.5±0.5

0.2±0.2

t

13.223

2.801

2.174

3.162

P

0.000

0.006

0.000

0.002

3讨论

血常规检查中的各项具体指标都属于敏感的生理参数,它们能够敏锐地反映机体内的多种病理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指标,它们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许多患者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会进行血常规检查。此外,已确诊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药物管理、决定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以及评估疾病的复发或康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末梢血采集,静脉血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HB、WBC、RBC、HCT水平值更高,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反,静脉血采集使用真空试管,可以确保血小板不会凝聚或附着在试管壁上,同时密封性较好,有助于获得更为标准的检验结果。这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通过单一静脉采血点完成采血,减少了多次穿刺对血管的损伤。静脉采血过程中还可以预防凝血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静脉血采集在血常规检查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是首选的采血方式。这为临床血常规检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高翠萍. 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价值[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2):91-92.

[2]姚晓. 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差异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6):99-101.

[3]崔忠岩,曹文. 血样采集部位及采血后检测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3,21(08):122-124.

[4]陈琢雅,李涵辞,李海生. 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3,39(01):7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