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教育的方向,在体育中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则更有直接的影响力。
1、体育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中的竞技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与科技水平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窗口。在观看竞技运动比赛时,尤其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精神。观众均是渴望本国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获胜,希望在陌生的国土上,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在学校里,一场班级间的篮球赛、拔河赛、接力赛,场上的队员为集体的胜利团结协作而努力拼搏,场外同学们呐喊助威,就会使场内外拧成一股绳。即便平时相互有意见的同学或平时比较涣散的班级也会因之凝聚在一起,这种集体荣誉感如能正确引导就会持久,并会带动班 级的各项活动的开展。这种集体荣誉感如扩大到系、学校、甚至国家,就可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紧紧抓住全国人民的心,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2、 体育可以培养新时代具有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征,体育竞赛是运动的物化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体战,是在公平的场合进行实力和策略的总较量。它突出的是培养人的献身精神和竞争意识,展现于人们面前的激烈的竞技比赛,则可以直接影响人们这种竞争精神的形成。创新和竞争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创新就很难取得和保持竞争的胜利。创新和竞争是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创新就必然被淘汰。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往往创新者就会出奇制胜,力克群雄或转败为胜,造成一边倒的局面。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意识地提倡这种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努力赶超的精神。使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素质,掌握了各种技巧,而且要鼓励学生活跃思想,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勇于竞争。这种精神正是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性格,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大业要求人们所具备的新的素质和气质。
3、 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自觉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搞好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保证。在体育上要求学生听从指挥,服从调动,培养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体育竞赛的竞争性决定了各项体育竞赛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则和要求。由于竞赛要在公正、平等、透明的原则下进行,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遵守比赛规则、遵守大会章程、服从裁判和按要求行事,违反了规则,就要被出示黄牌警告或被罚下场。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时,在集体性项目的比赛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先人后己、积极主动的集体主义精神。
4、 体育可以培养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勇敢的品质
体育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为了有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经过多次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现代社会更需要有适应较强工作的能力。因此,在体育中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勇敢是意志力的一种具体表现,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具有勇敢精神的运动员,对于困难、障碍和危险都能够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充满信心地 冲刺和拼搏。在学校体育运动中,学生具有较重的心理负荷。因为学生只有具备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例如,在跳高教学中,开始一些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既想跳又害怕的自我矛盾心理状态。在教师讲清动作要领同时,还要解除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教师的鼓励和信赖,同学们的加油助威以及有力的保护,就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增强信心,勇敢地进行练习,直至成功。这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胜利的喜悦和愉快,还使学生认识到自已的能力,从中锻练和提高了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 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1、体育可以促进大脑代谢旺盛,发育良好
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的血液循环加快,有更多的营养参与代谢,使大脑工作能力增强。还可以使大脑和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转换过程加快,反应的灵活性、均衡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准确性都得到发展。使人们的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练能积极地消除大脑疲劳,避免长时间的脑力劳动而引起的神经衰弱,有益于身心健康。
2、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
进行适合于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人在繁重劳动之下的适应能力,增加肌肉力量,使肌肉发达,肌纤维增粗,肺活量加大和代谢功能加强。更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健康的身体是未来工作、学习、生活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会提高学习效率。
三、 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鉴赏进行教育的。体育美学是研究人与体育运动审美关系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科学地阐明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体育美的根源及其规律;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大量美的现象。体育是美的源泉,尤其是体育具有美的直观性,是为青少年所接受,群众健身体育趋向于寓健身于娱乐之中。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了大量的艺术美,给人以美感,它吸引着千千万万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人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精神享受,寓健身于娱乐之中。
在激烈的体育比赛和愉快的体育锻炼中,可以发现参加者的力量美,使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许多体育运动项目是以高速度,高强度、高频率的节奏获胜。学生可以从篮球的快速反应,排球的快攻扣球,短跑的高频率,以及许多快慢节奏的协调中得到一种美的启迪和感受。体育对于培养学生美的人格,塑造美的心灵,加深个人修养以及达到陶冶高尚情操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体育与劳动锻炼的关系
劳动教育也称为劳动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形式,掌握生产知识技能,并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虽然体育锻炼和劳动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在体育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和潜在因素。如果把体育实践比作“劳动实践”,学生、运动员动脑、动体,勤学苦练体育技术、技能的精神就可以迁移;再者,由于体育活动和劳动实践的共性是身体活动,其技能方面的许多联系,也是可以相互迁移的。
体育,锻炼人们健全的身心体力和意志力以及运动技能和技巧可以转化为生产劳动的物质基础。体育上某些项目的技术,实际上就是劳动技能。体育是人们为了生存,为了适应环境而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技能。它的原始形式还是劳动形式。如:游泳,是水上生产的技能和航海的本能; 越野跑、爬山,是一些工作和生活必需的技能;生产操,工间操,对生产劳动来说,则更是直接相关。另外,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场地维修、划线、挖松沙坑、装置设备、搬运、分发收拾体育器材等自我体育劳动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应根据体育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劳动教育,可以收到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掌握一些劳动知识技能的效果,起到促进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体育在促进个体在德、智、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作用。 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充分认识体育的价值和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重视体育和发展体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这会有利于国家人才的开发,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