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王倩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实验小学  247200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历史千年来沉淀的产物,其中蕴含了大量丰富的优秀内容值得后人继承与发扬。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推进美术育人目标的达成。小学美术教师要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传统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以宝贵的传统文化力量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小学生培养成为有担当的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展开交流,使学生在广泛的情境中加深对美术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其有效渗入小学美术课堂之中,使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更加深入了解美术知识并熟练地掌握美术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1]

一、美术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由于科技、网络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受到了全球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优秀传统美术正在逐渐淡出孩子们的脑海,本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对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创新美术课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校的美术必修课,每位学生都能学习到优秀传统美术,可以促使本土美术在抵御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同时,又结合时代特征得到新的发展。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传统文化并发展新文化的志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的表现,讲究内涵、意境,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学校美术课堂对于当代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文化遗产的所有形式,是一个强大而独特的工具[2]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在备课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美术作品

教师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可以选取适合的作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同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自发地感受到美术作品中体现的风格差异和创作手法。除了欣赏作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但是教师需要注意,艺术的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经历、性格以及思维的不同,欣赏作品之后得出的感悟也会因人而异,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感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强加到学生身上,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地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与学生鼓励,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前,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心理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状况和水平,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国的美术作品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的特点,也带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特征,将这些文化元素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全面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认知理解。将这些运用于实际课堂中,通过全方位的鉴赏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魅力和思想逻辑。漫长的历史传承下来的美术作品数不胜数,其中也涵盖多个范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选择恰当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目的,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3]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美版教材中“清明上河图”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使用多节课配合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全面的山水画内容,在前几节课中可以先利用我国古典画作中《庐山图》《峨眉万玉图》等经典山水作品引出课堂重点,学生先行感受我国画家的高超画技,感叹祖国山水的壮阔,从这些作品中体会不同山水所特有的因素。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谈出自己对于这些作品的感悟和想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看法,哪怕学生之间的意见并不相同,最后在展示该课的核心画作《清明上河图》,讲解画作的背景和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在看到《峨眉万玉图》的时候会对山势的巍峨而心生敬畏和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学生则感觉山势陡峭,必然不好攀登,对画家的勇气心生敬佩之情;还有一些学生并不关注山势如何,而将目光放在一些植物的特点中来推断作者在作画时所处的天气。教师可以将学生持有的不同观念统计出来,保留每个学生特有的见解和看法,在课程结束的最后整理出来一套相对完整的总结。另外,古代经典画作除了美术的创作手法之外还重视情景交融这一形式,所以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本身,还应该适当地介绍作者在作画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感受画作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从传统文化导入,激趣美术课堂

导入环节是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导入设计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令小学生放松身心,感受美术课堂的乐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五花八门,其中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化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教师将传统文化导入小学美术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以“过春节”为例,教师就可以各地春节的不同习俗为导入,激发小学生对美术活动的探索欲。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春节期间的经历。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将自己所了解的春节习俗分享给同学。在汇总了班级学生的经历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不同春节习俗的视频,如:江苏有吃荸荠、喝青橄榄茶的习俗,寓意恭喜发财;陕西年俗为吃“五豆”;云南年俗为贴对联,但对联是由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东北人吃带硬币的饺子,寓意吉祥。这样,学生能够对春节习俗产生浓厚的探索欲,从而激发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以传统文化扩充课堂教学容量

当前,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焦点,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设计中要时刻关注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师需要借助丰富的美术素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样,学生才能在触及内心情感的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当前小学美术教材中的素材非常精简,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传统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美学价值的传统文化能够触动学生的灵魂,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育意义。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课程“娇艳的花”为例,花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种各样的花不断出现在文学、绘画、服装、艺术等领域。因此,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花的文化不胜枚举。课堂上,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关于花的优秀作品扩充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播放《茉莉花》作为优美的课堂背景音乐来烘托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展示梅、兰、菊、竹的图片及视频给学生讲述“四君子”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在展示关于花的美术作品时给学生朗诵相关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到我国诗画结合的意境美。教师以传统文化扩充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结束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结晶,需要通过现代教学的开展来发扬与传承。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在契合传统文化的美术课程学习环境中感受与理解传统文化,最终实现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旭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J].考试周刊,2020(27):151-152.

[2]赵玉龙.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12):229.

[3]曹云.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小学生(中旬刊),2020(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