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3

创新《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

黄艳雯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海南海口 570203

摘要:现代社会对高级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当前高职工程造

价专业学生在工程经济课程学习中存在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工程造价行业也不例外。高

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是该行业的未来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

传统的《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操作、重视计算而忽略分析等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 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 发展做出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的《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基于此,本 篇文章对创新《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

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经济》课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经济课程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因此,本研究旨在创新《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兴趣不高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创新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实践项目、企业合作、创新评估方式等。通过实施以上创新教学模式,预计可以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然而,该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数量有限、调查范围狭窄等。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

一步扩大样本规模,深入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影响。

一、《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工程经济》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如


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化。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者们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关于《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解析案例来传授相关知识。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的减退。第二,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为基础,通过讨论和分析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第三,项目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分 组开展实际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通过实践来学习工程经济知识。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对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是指教师将课 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后学习,而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实践活动。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

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研究现状

第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和 教学方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研究对比不同课程设置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影响,探讨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效果。第二,实习与实训。研究人员关注学生实习与实训对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 通过调查学生实习与实训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评估实习与实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影响。第三,能力评价与考核。研究人员关注如何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设计能力评价工具和方法,如项目实践报告、综合考核等,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量化评估,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应用能力水平并进行改进。第四,学生能力发展路径。研究人员关注学生应用能 力的发展路径。通过跟踪调查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就业状况,分析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能力和在职场中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提出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路径。第五,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研究人员关注工程造价专业教

师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中的角色和教学策略。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和观察,了解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探讨教师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

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定。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 层面的目标。例如,学生应该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二,

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理论知识包括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成本与效益分析、投资决策方法等;案例分析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工程经济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实践操作可以通过实际项目的模拟或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增强学习的效果。第四,教学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训设备、数字资源库、图书馆等。教材可以选择经典的工程经济学教材,课件可以设计清晰、简洁、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实训设备可以用于实践操作的教学,数字资源库和图书馆可以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文献。第五,教学评估的方式。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考试、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第六,教学环境的营造。营造积极、开放、合作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交流。可以提供合适的学习空间和设施,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

学术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一,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的造价工作。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或实训机会,让他们在实际 项目中学习和应用造价知识。第二,项目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 分析,让学生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相关 企业的工程造价人员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分享实际案例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 互动。第三,软件应用培训。工程造价领域有很多专业的软件工具,如建筑信息

模型(BIM)软件、造价软件等。为学生提供相关软件的培训和实践机会,让他


们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工具。第四,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团队 合作项目,让他们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学习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 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通过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全面地 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第五,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 中注重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造价预算编制、招投标文 件编制等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第六, 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如工程造价实操比赛、 模拟投标比赛等。通过与其他学校或企业的交流和竞争,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

竞争力。

五、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工程经济》课程的应用能力未来方向

《工程经济》课程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涉及工程项目  的经济评价、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经济思维和决策  能力。展望未来,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作为研究重点:第一,工程项目的风险评  估与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项目的风险越来越大。未来  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  有效管理,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降低风险。第二,绿色工程经济。随着全球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工程经济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可以聚焦于如何  评估绿色工程的经济效益,研究绿色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投资回报,推动可持续发  展理念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第三,大数据与工程经济。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经  济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项目投资决策和成本控制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  持。第四,BIM技术与工程经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结合BIM技术和工程经济理论,实现对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经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第五,工程经济与智  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  何将工程经济理论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工程项目经济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工程经济》课程的应用能力的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某建筑公司计划开展一项大型住宅项目,该项目拟建多幢高层住宅楼和相关 配套设施,预计工期为两年。该公司需要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并在有限的预算内确保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包括项目成本、风险、收益率、市场需求等,以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此外,还需要

考虑项目周期、资金回收期、折现率等因素,以评估投资方案的经济性。

(二)解决方案

通过《工程经济》课程的学习与应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可以运用多种工程 经济分析方法和技术工具来处理该项目的投资决策问题。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1.成本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成本估算技术,结合已有的设计方案和市场行

情,对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估算。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可以准确评估项目的投资规模和预算,并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2.投资回收期评估。学生可以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通过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可以判断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和潜在风险。同时,可以考虑使用灵敏度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以进一步确保投资回收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3.比较与选择。学生可以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和利润索取率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通过综合考虑投资规模、回报率、风险等因素,确定最优的

投资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决策。

(三)结果与影响

通过应用《工程经济》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可以为该 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分析。具体效果包括:1.详细的成本估算和预算报告,使项目投资规模和预算得到合理控制。2.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等指标的精确评估,为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依据。3.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比较与选择,确保最优投资方案的确定。通过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学生 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这 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的项目决策和成本控制提

供了支持,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总之,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软件应用

培训、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通过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


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绿色工程经济、大数  据与工程经济、BIM技术与工程经济、工程经济与智能化技术等。这些研究方向  将进一步推动工程经济学科的发展,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和发

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求,魏永恒,黄军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探究[J].四川水泥,2020(03):240.

[2]银燕琼.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研究[J].知识文库,2019(12):201.

[3]刘静,王鹏飞.基于智慧教育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融合教学分析[J].四川水

泥,2019(06):227.

[4]史立梅.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四川水泥,2019(01):256.

[5]王杰,王静.高职院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研讨[J].住宅与房地

产,2018(30):248.

[6]严黎艳.工程造价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

[7]郭彦丽,张娅,陈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四川水

泥,2018(12):234.

基金项目:2023年度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工程经济》课程建设及实践研究(hngs2023-y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