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鼓戏演唱时呼吸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1

 论花鼓戏演唱时呼吸的重要性

郭晶晶 刘子瑞

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发声的基本条件。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的呼吸是有区别的,人的呼吸由两组肌肉群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吸气肌肉群包括言、语从前胸往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甚至后背都包括在内的肌肉群。

  一、呼吸与发声的关系

  一般演唱用鼻和嘴同时吸气,这样吸得深。有人用“闻花”或“打哈欠”来形容歌唱的吸气。在演唱中,吸气肌肉群是需要加强训练的。这组肌肉群用得对,吸气就会吸得很舒服。另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是帮助发声的,如:叫喊、咳嗽等,这组肌肉群它本身就很活跃,因此演唱时不用强调。怎样才能让吸进的气不会一下子跑光,这就需要吸气与呼气肌肉群合作,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即吸气肌肉群继续工作,使呼与吸相互配合形成对抗,在腰部周围产生压力。说话时对吸气肌肉群的作用不须要太强调,在歌唱中则不然,歌唱要求音有连、断、长、短、高、低、大、小、强、弱、快、慢、刚、柔、明、暗等变化。

  与之相比较,传统的戏曲表演是集“唱、做、念、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讲究“神韵和气韵”,唱念讲究 “气沉丹田”,武打(舞蹈)更是讲究“精、气、神”,气息还直接决定着声音的好坏,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变化,共鸣的位置,润腔的灵活,感情表达的能力及声带的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练气”,使气息有控制的服从演唱的需要。

  二、呼吸的正确方法

  演唱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是不同的,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呼吸,不用想怎么呼吸谁都会,而演唱的呼吸是呼气和吸气肌肉群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运动的一种肌肉感觉,也叫作“呼吸支点”。这种支点的感觉每个人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在唱不同的唱腔、不同音高、强弱及表现不同情感,气息的支点也要有所变化。什么呼吸方法是正确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经说过:“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才是最好的。”尤其我国的声乐传统向来重视树立个人的风格,在唱法上动静有致的气韵把握,与旋律线条精雕细刻地琢磨,都使个人的“性情”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客观的。

  歌唱的呼吸变化很多,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

  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情感的喜、怒、哀、乐来变换着运用呼吸。

  三、花鼓戏演唱的呼吸特点

  花鼓戏唱腔的旋律有着浓郁的地方特点,由于地方方言的语音、语调上下跨度较大,音程的跳度也大,必须有 非常灵活的气息控制能力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边打边唱、边走边唱、坐着唱、躺着唱等。这也说明呼吸不是孤立的,它应随着语言、语气、表演姿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花鼓戏的吊嗓练习中也常常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唱段拿出来单独进行练习,以达到“意到”“心到”

  “气到”“腔到”“字到”“味到”的演唱目的,呼吸方法的好坏是相对的,但不管什么方法,在运用时都要有富,有弹性的支持力。老一辈戏曲家常说:“要想唱好戏,先要练好气!”。花鼓戏演唱很强调呼吸方法和呼吸技巧的运用,如:唱念中通过“运气、气口、喷口”等技巧及独具花鼓戏特色的“气振音”等润腔手法,达到“咬字”“吐字”的清晰及抑、扬、顿、挫的节奏与情感表现,因此戏曲从来不孤立的强调呼吸,因为气、声、字三者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气和声是为字服务的。

  总之,要达到声音流畅,字正腔圆,声腔动人,必须有充沛的气息支持,所以每个演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