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康养视角下司莫拉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3

旅居康养视角下司莫拉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策略

舒宝林1李海燕2张福秀1黄立汉1王永盛1

(1保山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678000    2保山学院 艺术设计与珠宝学院,云南保山 67800)

摘要旅居康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传统民居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渐进式的适应结果,客观反映着当下健康生活方式。本文在对司莫拉佤族地区的传统佤族民居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气候等研析基础上,结合佤族传统民居现状,分析其自然生态适应性营造经验和智慧,在旅居康养背景下探讨司莫拉佤族民居的生态适应策略,以期改造传统居住环境的同时,推动生态建筑发展,发扬传统民居的适应性生态智慧。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旅居康养;司莫拉

1研究背景

201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三张牌”发展战略,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生态旅居、养生旅游、新型旅居、养身养心、特色乡村游等火爆的康养旅居方式为背景[1]。传统村落在漫长缓慢的营建过程中,少数民族先民通过不断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经过长期的发展进步,创造出了民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独具特色的村落风貌,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2、3]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是典型的佤族聚居地之一,依山而建,湿地、森林、竹海、梯田、涌泉等天然景观,具备典型的生态适应性民居,[4]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与营建智慧,极具代表性[5]。结合当前的乡村振兴发展背景,打造属于司莫拉独特的康养品牌项目,在旅居康养视角下进行传统民居建筑生态适应性设计,让独特的佤族传统民居更具生态吸引力,是当下司莫拉发展所急需思考的。

2司莫拉传统民居的生态环境

2.1司莫拉佤族地理环境特征

司莫拉佤族村位于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海拔1745米,森林覆盖率75%,距腾冲市区13千米,土地面积1600余亩,现有农户70余户300余人。村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古树众多,周边群山环抱,梯田成群,有山泉水系及自然湖泊,是天然的生态氧吧。司莫拉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顺从地形地貌规律,整体形态特征因地制宜、自然和谐。区域内山地、谷地、湿地、原始森林、梯田、茶园、涌泉合理布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散发着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

2.2司莫拉佤族气候环境特征

司莫拉属热带季风气候,集大陆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为一体,冬春天气晴朗,气候暖和,夏秋晴雨相兼,气候凉爽宜人,年平均降雨量为153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0℃可避寒,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可避暑,年平均的气温15.8℃,境内空气质量良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适合旅游观光。

2.3村落整体布局特征

司莫拉佤族传统村落依山而建,周边山峦绵延,村寨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成梯状错落分布。整个村落街巷发达,以寨门入口的主道路为中心,村内小街巷主要为分上、中、下三条巷,还有诸多小街巷,共同构成了中寨司莫拉的交通系统。

村落被主要道路分为北侧居住区,南侧生态自然区,东侧为天麻等经济作物种植区,西侧为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区。居住区主要为村寨大部分村民民居,生态自然区主要是古榕树群、祭祀台、七子泉、龙王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经济作物种植区主要是茶叶、天麻、茶油果、樱桃等经济作物地域。农作物种植区主要是村民种植的水稻、苞谷。四个分区满足了司莫拉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共同组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3 司莫拉佤族传统民居

3.1佤族传统民居

司莫拉佤族村寨已有500多年历史,古树、古泉、古建筑,彰显原始生态之美,寨中的民族性标志有寨心桩、寨门、图腾柱、牛角桩和人形木雕等。而司莫拉礼堂、民俗文化陈列馆、木鼓房更是象征着较为传统的佤族建筑特色。

民居大都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有的人家在墙上悬挂许多带犄角的牛头骨,突出了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形成一种特殊的装饰风俗。

3.3佤族传统民居材料

司莫拉佤族村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木构架配合夯土墙的传统建筑住房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权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具有典型傣族民居形式。也有为便于防热防潮利用传统穿斗式建筑和砖混结构建筑居民。本地居民为了让乡村旅游体现出差异化,进一步还原佤族风情,增加民族特色,就地取材,布置了神树、牛头图腾等原始生态元素,具备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

3.3传统民居形态及平面布局

3.3.1传统民居形态

司莫拉村落95%以上为典型竹木、夯土、砖瓦建筑的民居,较为简单朴素。外表虽显陈旧,但古朴肃穆,有着佤族传统民居的印象。村落在营建过程中还非常注意与风景环境的紧密关系,巧妙地利用了地形,民居顺应山地等高线进行布局,呈现出民居建筑高矮不一,将自然风景梯田等纳入到聚落的空间系统中,使得人文的聚落空间与自然风景相互交融,是一个兼具深厚民族特色文化与极佳生态自然的佤族传统村落。榫卯穿斗式木结构,房屋以木柱、木梁等承重,房屋主木骨架各构件间为榫卯式连接,做工精细。地基多用火山石或本地青石砌筑,墙体主要土坯墙,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契合。

3.3.2传统民居平面布局

司莫拉传统民居建筑经过几百年传承更新,仍保留着佤族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司莫拉村落历史的真实性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最普遍的是建筑平面简单朴素实用,内部空间主要划分为火塘、卧室、客床等,通过堂屋两侧屋顶开设天窗,并设计窗盖,用竹杆或木杆撑开即可采光。火塘是村民在民居内起居生活的核心,吃饭、聊天、休息都围绕火塘进行,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做饭、供暖、促进室内空气流通等。就寝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人就寝的主寝区域,另一个部分是次寝区域。司莫拉传统民居都是合院式的,大部分为三房一照壁的布局。佤族的传统民居是结合地方的气候特点和民族特征而建造起来的,构成具有佤族文化元素和汉族合院式民居布局形式。

4传统民居的自然生态适应性营造经验和智慧

4.1生态适应性营造经验

司莫拉佤族村山高林密,佤族聚落多依山而建或建在山坡或小山顶上,向阳背阴,与地形地貌相融合、与自然生态容为一体。由于受地形限制,周围村落规模都不大,以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村寨周围的水土环境对于村寨选址非常重要,佤族村寨  周围都有清洁的水源,而且村寨周围的森林植被茂盛,为寨民提供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同时由于气候多变,温热潮湿,房屋多采用穿斗式建筑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布局以便防热防潮及排洪。

佤族传统民居通常利用村寨旁山林中的木材和竹,靠人力和简单的设备进行建造[6]并最大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特性,采用极为简洁经济的榫卯连接建造方式,达到了环保节能与二次再利用的可持续性,且资源耗费少,适应于当地经济特点。为适应司莫拉的气候条件,佤族传统民居底层的“穿斗式建筑”结构解决了潮湿地气对室内环境的侵扰,外墙采用土坯以利于保暖,村落中房屋布置松散,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和改善了小环境,并且科学而又巧妙地使建筑与地形结合,尽可能地减少了对地形的破坏。

4.2生态适应性营造智慧

在几百年的生存经验积累过程中,司莫拉佤族村已经摸索出了适应生态环境的营造模式[7]。为佤族居民提供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畜牧养殖的空间场所,解决了采光、通风、避雨、遮阳、防潮等需求,并且司莫拉佤族村与边缘区瓦族不同,较早的选择了与汉族有邻而居,使其更加适应自然和民居的发展需要,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司莫拉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地形、生态资源、气候环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适应性营造智慧。尽管司莫拉佤族村落对适应自然的方式是朴素的,但其生态智慧表现出佤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5旅居康养视角下传统民居的适应性策略

5.1佤族民居特色与康养建筑形式有机融合

充分利用司莫拉佤族民居的区位优势佤族传统文化,在“旅居康养”目标的指引下,对原有建筑和新建建筑有针对性的进行村落整体规划和民居建筑设计。对于新兴的建筑风格要在继承传统民居的基础上,顺应当地农民实际生活需要,结合地形有针对性进行设计,实现聚落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一是提升民居内质。对民居内部结构和设施进行改良,增加其私密性和安全感,以满足游客对现代生活居住的要求;二是加强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具有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适当改造建筑内部空间以适应旅游和生态适应性需求,使民居之间能够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此外,民居改造材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首选原生态材料,不刻意追求建筑外观统一,但求内质要求有一个大的提升,力求功能上能够满足对外接待游客的需求。

5.2佤族民居营造经验与康养建筑的功能性选择

佤族民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其精髓是蕴含着司莫拉百姓的生活缩影、民族情怀、佤族特色文化艺术,形成了司莫拉独有的特色建筑,成为彰显司莫拉地域文化和佤族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式。

随着旅居康养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模式的转化,以现代新型建筑材料搭建的传统民居开始出现在康养旅居体验项目中,[8]近年康养旅居产业的不断兴起,考虑到人们对于康养旅居的诸多需求,对应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功能优化。[9]司莫拉佤族民居需要将现代建筑元素应用于民居,其结构与性能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与当下康养旅居的发展和设计的方向是完全一致。传统民居原有内部空间功能性太过简单,未能满足当代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所以当地作为住宿的民居适当扩大了占地面积,丰富其内部空间结构、空间功能,满足居室内不同空间、不同功能的划分。在装饰方面,进一步丰富佤族民居外部造型和装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内部陈设、装饰设计等加考究,充分体现了司莫拉地区的特色艺术文化,彰显其文化底蕴,有力传播了佤族少数民族的优秀特色文化。

5.3佤族民居营造智慧与生态适应性的持续结合

佤族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居民的营建智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民居进行再设计和优化后与生态适应性相结合,使二者相互契合、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和作用,不但延续了佤族文化和佤族传统民居,也具备环境保护功能和生态适应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丰富了传统民居的内容和构架。

5结语

本文旨在对司莫拉佤族地域文化、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与康养旅居之间如何有机结合、互利共赢进行探究和思考,发展康养旅居建筑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通过对司莫拉佤族传统民居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司莫拉康养旅居建筑生态适应性发展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与尝试能为相关行业提供建议与方向,拓宽思路,实现我国传统民居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谷晓捐,杨红.传统民居生态观对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之启示[J].中国名城,2010(4):18-22.

[2]蒋卫平.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J].艺术百家, 2016(3):3.

[3] 童志勇,李晓丹.传统边地聚落生态适应性研究及启示--解读云南和顺乡[J].新建筑,2005(04):24-27.

[4] 刘滨谊,张德顺,张琳,等.上海城市开敞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调查研究[J].中国园林,2014,30(12):17-22.

[5] 熊瑶,张建萍,严妍.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苏州留园景观要素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1):145-153.

[6]赵岩社.佤族生活方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7] 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

[8]张英英,赵新星,孟彦峰.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6-8.

[9]任宣羽.康养旅游: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J].旅游学刊,2016,31(11):1-4.

基金项目:保山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旅居康养视角下司莫拉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研究(XSKY2021036);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怒江干热河谷区民居聚落适热机制研究”(202101BA070001-1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