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2450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血常规检验、尿常规检验的经历,但是有粪便常规检验的经历却不多,其实,与血、尿常规检验一样,粪便检验也是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粪便常规检验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人不屑,或是羞于做粪便检验,甚至认为一个大便有啥可检查的,甚至在实际开展检验工作中,存在个别患者偷用他人粪便样本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和行为,粪便检验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粪便检验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粪便检验?
顾名思义,粪便检验就是对受检者提供的粪便样本进行化验,并根据化验的结果来分析受检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粪便检验主要用于了解受检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情况。在明确受检者消化系统功能及病理情况以后,还能够间接的对受检者的肝、胆、胰腺以及消化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觉得进行粪便检验是一个令人羞耻的事情,应该积极配合检验,这样才能让医师对您的健康情况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若有疾病也能尽早开展对症治疗。
二、粪便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粪便检验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目视法,也就是用肉眼对受检者的粪便颜色、性状进行观察,进而对其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可根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很多人会有疑问,光凭肉眼观察能看出来有啥病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由于有一些疾病会造成粪便的性状或颜色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如果是胆道梗阻患者,那么他的粪便颜色就会变成白陶土样颜色。再比如,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那么他的粪便颜色就会变成黑色且带有光泽。第二种,利用显微镜检查,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寄生虫、脂肪小滴等情况。如果受检者的粪便样本有脂肪小滴增多的情况,则说明受检者存在胰腺分泌功能衰退的情况或是肠蠕动亢进的情况。如果受检者粪便样本中白细胞、脓细胞数量增多,则需要考虑受检者是否患上了感染性肠炎。在此基础上,如果受检者粪便样本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那么就需要考虑受检者是否出现了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除此之外,通过显微镜进行镜下观观察还能够观察到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进而可判断出受检者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第三种,化学检验,也就是利用化学方法对粪便样本进行检验,主要包括粪便隐血实验、胆红素及其衍生物检验,进行粪便隐血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受检验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胆红素及其衍生物检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判断受检验者是否得了溶血性疾病,或是了解受检验者是否存在消化道菌群抑制的情况。
三、进行粪便检验能够查到什么?
首先,能够对致病菌进行检验。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绝大多数都不会致病,但是有一小部分却具有致病性,通过对粪便中的致病菌进行检验,就能够明确致病菌的具体类型,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其次,能够在粪便中检验脱落细胞,如果受检者患有下消化道肿瘤,那么肿瘤表面的细胞发生脱落,而且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根据这个原理对粪便样本进行检验就能够及时发现下消化道肿瘤。但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肿瘤细胞脱落具有随机性,因此,这就会增加粪便样本取材环节的难度,在临床实际开展诊疗工作时,通常需要配合其他检验方法,或是需要多次提取粪便样本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对是否存在下消化道肿瘤进行明确。
最后,进行病毒检验,通过粪便进行病毒检验时主要是针对轮状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检验。具体来讲,进行甲型肝炎病毒检验可明确受检者的病情是否有传染性,检验方法包括电镜观察法、血清学检验法。轮状病毒检验主要是针对出现流行性腹泻症状的婴幼儿,通过此项检验能够明确患儿的病情是否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并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前,在粪便检验中的难点问题即是对寄生虫感染的检验,这是由于,虽然通过显微镜镜下观察能够观察到粪便中是否有寄生虫,但是寄生虫虫体或是虫卵在粪便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比如受检者明明已经感染了寄生虫,但是提取到的样本中并没有寄生虫或是虫卵,这就会造成漏诊。因此,如果怀疑受检者有寄生虫感染的情况时,除了进行粪便常规检验以外,还要通过集卵法或是虫卵孵化实验来进一步进行明确诊断,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
四、粪便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进行粪便检验前,受检者要保持清淡饮食,不要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采集粪便样本的前三天不要食用含铁元素的食物。第二,在采集粪便样本时,注意不要混入灌肠液或是尿液等,也不要混入其他分泌物,比如女性白带、月经血等。第三,若粪便中含有脓血时需要单独将脓血部分提取出来并送检。
以上,就是关于粪便检验的作用以及常见的粪便检验方法、采集粪便样本时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汇总。相信通过笔者的介绍,大家已经初步认知到了进行粪便检验对于疾病诊治的重要性,因此,如果临床医生让您进行粪便检验时千万不用不好意思,应该积极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