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第二医院 050700
脑梗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备起病急、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征,其也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对民众身心健康威胁性极强。那么脑梗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进行识别与救治?笔者今天就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一、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致使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引发的一种疾病,该病疾病起病急、病情危重等特征,患者是否及时得到有效救治直接关乎患者预后。因此,对于大众而言,首先要掌握科学的脑梗死识别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通过“BEFAST”对该病警示症状加以记忆。“B”即Balance,也就是平衡,其主要指身体突然丧失协调能力,走路不稳,无法走直线;“E”即Eyes,也就是眼睛,视力突然发生变化,视物模糊;“F”即Face,主要指面部,口角歪斜,双侧面部不对称;“A”即Arms,也就是手臂,手臂突然没有力气,抓不稳东西或肢体产生麻木感;“S”即Speech,也就是语言,主要指说话困难、听不懂无法理解他人语言;“T”即Time,也就是时间,必须快速送往医院,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防止病情延误。
二、脑梗死是由什么引起的?
(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相比于健康群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发病率要高出许多,因此,对于此两种疾病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务必做好控血压、控糖工作,仅为维持自身血压、血糖水平稳定,不要产生过大的波动幅度,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二)生活习惯不佳
经常吸烟、酗酒的人,存在较高的脑梗死发生风险。这是由于吸烟会导致机体血液粘度增加,从而导致血液流通受到了干扰。而饮酒会使血管发生痉挛,从而造成大脑的血流不畅,继而引发脑梗死。
(三)情绪因素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发怒或沮丧。长此以往,会造成我们脑中的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可是会造成血管收缩,从而引发脑梗死。
(四)饮食习惯不佳
每天摄入大量的食盐会使血压升高,而摄入大量的油脂会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动脉硬化均为引发脑梗死的重要诱因,因此,在平时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饮食习惯。
(五)过度劳累
经常过度劳累群体更易引发脑梗死,尤其是在劳累后未好好休息,出现脑梗死的风险会更高。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劳累后会使机体血液循环、血压均产生一定变化,这对我们大脑是极为不利的。
三、脑梗死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视力模糊
突然间眼睛视物模糊,或感觉眼前一片漆黑,恢复往往需几秒或者几分钟的时间,其情形多由眼动脉血供不足引发,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此种状况,要小心脑梗死出现。
(二)说话突然含糊不清
人脑中动脉供血不足会影响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病人会突然出现口齿不清、说不出话但可听懂他人讲话或者听不懂他人讲话等状况,在医学领域中,该症称之为感觉性失语或者运动性失语。
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梗死?
(一)注意气候变化
气候的改变会对血压产生一定影响,在天气寒冷时,血管会随之收缩,易造成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发生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降低血管病变发生风险。
(二)敲打头皮
用弹性刺梳对头皮进行敲打,有助于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使颅内循环改善。具体方法如下:右手持梳子,每天早晚用梳子带刺一面对头前正中发际处进行轻轻击打,力度以头皮稍痛为宜。从前发际起,沿中央分缝处逐渐向后敲击,至后发际颅颈交接位置结束,每次5分钟。
(三)旋转舌头
舌神经连接大脑,经常对舌头施加刺激,可间接刺激左脑。早晨刷牙后,舌头于口腔中旋转5次,随后张开嘴巴,轻轻伸出舌头,停滞2—3秒,重复练习5次。用右手中指、食指以及无名指指尖,在左耳下到咽喉位置,上下搓擦,共30次。
(四)调整饮食
日常生活方式和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很大关联,如患者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其会加重血管负担,致使人体脂肪含量过高,从而引起脑梗死。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膳食结构,多食用一些低热量的食品,多食用一些新鲜蔬果,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同时,并将体内杂质、废物排出体外。
(五)多饮水
不管在什么时候,多喝点水都是好的,尤其是在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如果不多喝点水,很容易引发脑梗死。在睡觉之前或者刚刚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记得多喝点水,以弥补体内的水分缺失。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喝白开水,尽量避免喝可乐、咖啡等饮品,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六)适度运动
适量地运动可以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人体中胆固醇沉淀,还有助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都存在一定益处,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脑梗死预防措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应该按照自身实际状况进行选择,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建议在平时不要进行跑步、登山等激烈的活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七)戒烟、限酒
香烟中包含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一旦被吸入体内,会对植物神经造成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心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加快,此种情形会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
五、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脑梗死发生后,大多数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障碍,所以,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展开康复尤为重要,其一般包含言语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吞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等诸多方面。但在恢复期患者中,通常会有着两种极端状况,一些患者在脑梗死出现后会发生肢体疼痛表现,特别在康复训练造成会感觉异常艰难,难以忍受,一些患者会因此放弃。事实上,康复训练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患者需具备足够的毅力与信心,从而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也有的患者因过于着急,没有按照专业指导,私自开展不科学的过度康复训练,反而对肢体恢复产生损伤,比如走路一瘸一拐、手臂无法伸直等。另外,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脑梗死患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焦虑、忧郁等表现。很多人在脑卒中发生后,由于生活状况的变化,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有些人还会由于语言和肢体的残疾而拒绝社会交往,上述情形均会造成严重的抑郁症。另外,如果出现脑梗死,还会对与情感有关区域造成影响,致使相关脑组织受损,引发器质性病变,引起抑郁症。因此,对于患者家属而言,要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予以关注,疏导患者消极情绪,并在必要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及药物干预,不然会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很大影响。
脑梗死为一种对人体存在极大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需受到公众的关注,加强对脑梗死相关症状、检查项目、治疗和护理方法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以此增强公众日常防治意识,降低脑梗死发病风险,保证公众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