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王洵

352224198310040017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国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加之我们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这使得我们对资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对我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是不利的,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鉴于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空气、水资源还有土壤资源的监测,要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较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监测体系,确保监测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加注重环境的有效保护,不但需要对环境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真正对监测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对此方面给予重视。更加结合实际当前情况出发,注重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在监管方面更加注重技术的良好应用。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真正实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做好这方面工作对于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具体概念

1.1环境监测概念

所谓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各种信息的有效收集,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相应分析,通过数据反映相应问题,通过此种方法可针对当前实际污染情况整体进行了解,科学制定相应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并以此数据为依据全面进行环境的有效监控。

1.2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原则

针对此方面要坚持以科学性为原则,同时更加注重实用性、经济性原则。对于实用性原则,更加强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积极做好环境监控工作,要注重环保理念,加大监管力度,对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积极提出相应措施进行解决,通过相应数据真实体现各种实际问题。在监测数据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得相应监控数据。经济性是指更加注重从经济角度出发,并实现经济与技术的二者融合,在获取相应监测数据的同时更加注重资金的有效投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代表性原则是指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要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此作为依据,推动整个环境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1.3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主要以化学、物理等技术为手段。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放射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而生物技术方法往往通过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对环境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判断。

2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2.1提高人类生活环境水平

人类的生活及活动离不开安全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将直接造成人类生存区域减少同时降低人类生活环境水平,甚至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为保障人类自身安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效监测环境受污染情况,对受损环境进行及时维护,从而提高人类生活环境水平,使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共处的局面。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根据环保工作的开展进行不断更新,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有助于生态环境监测不断深入细节,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并向社会发布更加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提高自身工作的权威性,从而加强人民群众心中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民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2反映我国环境管理情况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实时监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一旦出现各类刑事案件,环境监测相关记录能够为司法机关提供准确可靠的判定依据。由于部分环境破坏案件无法在现场对环境受损情况进行鉴定,但是违法人员的破坏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通过实时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能够对违法人员的破坏行为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监测数据围绕环境受损前后变化情况,可以为司法机关调查工作提供充分参考。而且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部分地区工作人员也在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倡议对环境进行可靠保护,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正在不断修复,通过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对修复过程中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为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提供可靠记录,并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制定新的环境保护策略,使受损环境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修复,从而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3.1环境监测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过程十分繁琐,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并将其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如此才能够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精确度以及可靠性。而且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才可以在实际监测工作当中遇到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问题,提升工作质量。然而,现阶段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同时也没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就会导致环境监测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一些环保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不熟悉环保仪器,在提供环保监测资料时,会出现造假、篡改资料的情况。

3.2管理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

结合目前实际而言,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因此对于部分法律规章而言,往往只停留于宏观层面,没有实现政策的严格落实,致使一旦出现问题,无法采取相应依据,采取对应措施,导致整个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管理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出现问题时不能实现第一时间解决,这大大影响整体的管理效率。

4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4.1注重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提升

对环境监测工作所得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而人员因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则是需要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此来严格把控环境监测的数据,为环境监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当前需要将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将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才能够快速实现提升质量管理意识的目标。

4.2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现阶段,更加注重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要对其内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将此方面上升至法律层面,通过相应规章制度,为搞好推动整个监测工作提供法律基础。同时要求相关工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要求积极开展,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各部门之间交流和沟通,并承担起自身职责,严格要求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并实现责任到人。更加注重内部部门的有效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及时解决,防止后期影响到整个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给予划分,为全面提升整体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提供有效依据。

4.3对于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

在实际工作当中,环境监测所涉及的工作流程复杂且内容较为广泛,为了使环境监测的结果更可靠、更准确,环境监测单位要对其仪表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

(1)把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纳入到一个管理系统中,并建立一个标准的文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进行详细的说明,以增强仪器设备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同时,建立仪表与设备的维修与维护体系,尽可能减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在仪表上做好标记,有利于仪表的后续校验和校验。按照依据仪器、仪表、设备的检定等工作条件,结合仪器、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并进行周期性的检定。对性能不稳定、频率较高的仪器,必须由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检验,保证检验的品质。

结语

总之,为进一步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更加注重内部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整体监测质量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同时更加注重资金的有效投入,实现各方之间的有效协调,为真正推动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在现有条件下,更加注重监测理念的不断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应用符合本国实际国情的监测质量管理模式,为更好实现环境的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常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