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 福建省三明市365200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纵深推进,政府更加重视对社会单位的“放、管、服”,特别是“放”在首位,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拓宽市场准入门槛。在眼下社会面消防监管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特殊时期,强调事中、事后监管的防控体系已不足以有效应对事前监管环节失控留下的各类复杂多样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本文从积极构建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重要性出发,尝试寻找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消防安全风险,事前预防,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领域、新业态带来的消防安全风险挑战日益加剧,新旧消防风险隐患复杂交织,给社会面火灾防控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消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加快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和中国特色消防治理体系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是消防救援机构全面履行改革转制以来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一、构建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时代主题之一。我们只有坚定立足职能任务需要,将发展和安全并重,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才能真正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兑现建队承诺。
(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既理清了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三者的关系,也表明了公共安全重要性及特殊性,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作出了部署。消防安全体系是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治理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和中国特色消防治理体系,推动我国消防治理迈向现代化。
(二)积极稳妥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成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三)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公共安全治理作出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我们完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现代化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和治理思路。因此,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要从思想上强化为民保平安、为民谋幸福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阶段、全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现代化消防治理体系。
二、当前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问题现状分析
消防安全风险面广量大,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现有强调事中监管、事后惩戒的火灾防控体系在社会安全发展意识未全面建立的特殊时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火灾风险持续高位运行的不利态势。面对新的复杂形势,要求我们真正将风险挺在隐患前,以“补牢不必等亡羊”的逆向安全思维指导推动工作。
(一)事前预防与事中、事后监管明显脱节。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放、管、服”,其本质在于取消不必要的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灾害事故预防的科学研判,在火灾风险事前预防方面还有诸多不适应。虽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不断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加以明确和细化分类,但在具体实践中,在情节界定和过程监督上仍然为选择性执法留下一定的可操作空间。特别是在前端预防失效时,偏向于事中、事后的监管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总结教训流于形式、教育惩戒“蜻蜓点水”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二)未有效结合辖区实际的事前预防措施。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我们的客观真理。纵观长久以来的安全隐患治理,一贯是自上而下带着明确的任务指标铺开,无形之中“逼着”监督执法干部从单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向有目的性的寻找“隐患”,事前预防逐步“变形走样”。同时,不区分各地经济类型、规模、发展方向等实际特点的
“一锅煮”“一刀切”的各类专项整治,不仅极大消耗基层本就薄弱的监管力量的精力,而且治理“反复性”日益显现,成效“暂时性”特点显著。
(三)现阶段消防监督执法能力低水平徘徊。随着消防改革转制,消防审验职能剥离,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对建筑消防的相关技术标准的学习和运用逐步减弱,与最初尽量解放消防监督执法力量投入到日常监管工作的初衷大相径庭。特别是改制以来的初任消防监督员,缺乏消防审验经验,对消防技术规范学习不多、理解不深、实践不够,在日常实施消防监管时更多只能参看前辈“依葫芦画瓢”,监管能力不断削弱。同时,执法指标客观上也催生基层 “避重就轻”的消极思想,以完成对应执法指标而忽略隐患整改的考评体系很大程度上阻碍消防监督执法水平提升。
三、关于有效构建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的建议
长久以来,各类专项整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经过预先准备和科学研判,将眼前和长远割裂开,“就事论事”的整治行动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只有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事前预防体系,从源头防范、风险管控、应急准备、监测预警等四个核心能力入手,最大程度消除隐患、化解风险,才能有效减小火灾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
(一)以“事前”为先导,着力提升火灾风险事前预防的重要地位。分析各类灾害事故,客观上都存在各种隐患,但也都与主观上的侥幸密不可分,更加凸显“事前”的重要性。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清事前预防对消防治理的极端重要性,突出防在“事前”,一切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事前预防摆在首位。二要在落实“放、管、服”中抓住源头关键,分地区、分行业、分层次分析梳理隐患症结,在“治未病”上下苦功。三要立足“事前”危害后果最轻微的现实情况,从最细微处着眼火灾隐患发展趋势,以问题导向抓好隐患苗头整改,防患于未“燃”。
(二)以“预防”为目标,探索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消防治理体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火灾防控成效好不好,预先的科学研判和充分准备至关重要。因此,在应对灾害事故方面,“预”和“防”的关系显得更加密切。一方面要强化“预”的作用,注重提前研判,作出科学预警,找准当地消防安全风险的主要矛盾,开展针对性强的消防治理工作。另一方面要盯住“防”的重点,坚决摒弃“一人生病、全家吃药”固有低效的消防治理模式,紧密结合当地火灾形势特点,形成消防治理必选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常规动作与自主创新相协调的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
(三)以“体系”为依托,全力夯实提升现代化消防治理能力水平。将“事前、事中、事后”三者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化消防治理格局,是消防治理从体系建立向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一要推动形成多元化预防局面,突出消防救援机构综合监管职能定位,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形成消防监管合力。二要打造专业化防火力量,一方面通过深入的培训和创新的实践,充分发挥消防监督队伍监管作用,同时探索以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为主体打造隐患排查“专业队”,进一步激发社会参与热情,弥补消防监管方面短板。三要以“全生命周期”消防宣传为载体,积极打造“平民消防英雄”形象,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形成“消防工作人人参与、消防安全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消防治理作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任务,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火灾风险事前预防体系,防在“事前”,不断推进消防治理迈向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