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20205199301235711
摘 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材料,是墙体、地基以及梁体等众多结构施工的关键要素。为了促使混凝土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展现出较强的应用优势,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展开详细地研究,该文从混凝土浇筑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3个时间段对浇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采取差异性的浇筑方式,搞好妥善的养护管理,以保障混凝土浇筑具有良好的质量效果,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为今后类似建筑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1.1施工准备
在正式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清理浇筑面,保持浇筑面干净整洁,避免因存在杂质等影响浇筑面的质量。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之前,需要使用与混凝土统一标号的水泥砂浆,在表面进行铺设,并且要求铺设的厚度应控制在2~3 cm。促使新旧混凝土形成良好的施工接缝,要求砂浆铺设均匀,应避免砂浆过厚或是过薄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浇筑方法,可选择平铺技术或是台阶施工技术,避免使用滚浇法进行施工。在施工前需要制定妥善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施工方式,对混凝土的浇筑次序、厚度、方向等进行合理的划分,确保最终在选择合理的技术后形成更为平整的浇筑面。
1.2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拌和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的重要施工内容,在拌和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设计中的内容,检验砂石和水泥材料的等级,进一步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合理控制粗集料和细集料的配比,必要时可以在其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促使混凝土材料达到良好的质量效果。完成混凝土拌和之后,需要对其和易性进行检验,包括混凝土最终展现出的流动性、可塑性、易密性以及保水性等相关性能都要进行检验。以检验混凝土的塌落度为例,需要准备相应的塌落度检验筒,将混凝土灌注到其中之后,垂直提升塌落度筒,测量混凝土的下落距离。
1.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浇筑方式,需要实施连续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在下层混凝土完成初凝之前,浇筑下一层混凝土,避免留存施工缝。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大小以及钢筋的布置密度等,对浇筑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分层浇筑作业,保障每一层混凝土都能够被压实,合理控制浇筑间隔时间,保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施工层能够与下一施工层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效果。
1.3.1全面分层浇筑技术
在施工中应用浇筑技术,首先,需要完成第一层的全面浇筑施工任务,在混凝土桩凝固之前,完成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其次,逐层递进浇筑施工。最后,全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浇筑作业,需要对浇筑作业的结构面进行控制。从短边开始浇筑,沿长边延伸浇筑,或是采用从中间向两边、从两边向中间的浇筑方式。在全面浇筑施工时,合理控制浇筑速度,这一技术方式要求浇筑速度控制在约5 m3/min,避免过快浇筑出现混凝土离析问题。同时,对浇筑设备进行控制,其高度与浇筑面的高度不能超过1.3 m。
1.3.2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若难以通过搅拌机或是运输机满足施工要求,则可以运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式,由人工完成浇筑施工任务。整个浇筑施工过程从底层开始,按照每层40 cm的厚度进行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之后,则可以开始二次浇筑,按照逐次向前的方式完成上部的浇筑施工任务。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浇筑或是施工长度较长但厚度较薄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进行控制,避免其超过3 m的自由下落度,若超过3 m范围,就需要及时使用串筒辅助施工,避免出现离析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墙体结构时,需要控制分层厚度,不能够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的1.25倍长度,并且实际分层厚度需要控制在500 mm以内。
1.3.3余面分层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若出现结构长度是厚度的3倍以上的浇筑施工位置,则需要使用余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这样的浇筑施工技术,能够促使混凝土自然形成1:3的斜面坡度。在施工中,要求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进行振捣施工作业。为了保障形成较好的施工质量效果,应逐渐向上移动浇筑。由于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环节具有相对较大的截面,因此,在环境温度以及收缩作用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
在温差的影响下,包含了水化热温差以及收缩当量,同时也将会产生均匀以及非均匀温差等因素影响。在这样的作用下,受到均匀温差影响将会产生外约束力,从而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大体积贯穿性裂缝;而在非均匀温差的影响下,受到自约束力作用促使混凝土表面将会出现明显的裂缝。因此,为避免在浇筑混凝土中出现裂缝问题,需要选择低热硅酸盐水泥,同时在其中适当地添加减水剂以及粉煤灰等,或是可以使用早强剂、缓凝剂以及引气剂等。降低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且在用水时需要对水质提出一定的要求。需要选用大粒径石子、中粗砂以及其他较高配级的材料。若浇筑过程中的温度相对较高,可以适当地安装遮阳设施,从而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1.4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完成浇筑施工处理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振捣作业,才能够保障浇筑环节具有良好的质量效果,以连续浇筑的方式完成施工任务。通过合理的振捣施工,及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达到有效的质量控制作用。使用振捣棒缓缓伸入到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当中,从而避免在伸入振捣棒的过程中出现气泡影响混凝土的气密性。缓慢提升振捣棒,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结构面上均匀分布振捣点位,并根据每一振捣点位按次序实施振捣移动,从而避免出现漏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平板式振动器对垫层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而振捣棒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基础底板以及墙体等结构位置的混凝土振捣施工。在振捣过程中,使用平板式振动器需要实施反复回振,从而保障前一板以及后一板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效果,避免出现漏振现象。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能够超过其作用范围的1.5倍,大约为500 mm以内。观察振捣效果,需要根据振捣后的混凝土表面浮浆的状态,以不下沉、不冒泡为标准进行判断。为促使混凝土的上下层在振捣作用下形成整体,要求振捣器深入下层混凝土50~100 mm的范围内。振动器在施工中与模板之间应保持作用半径的0.5倍间距,才能够保障形成更为合理的施工效果。
2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其质量效果将会关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安全。因此,本文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相关技术,从事前准备、事中施工以及事后养护等环节展开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类似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确保形成更为完善的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厚鹏.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10):3.
[2]李芳定.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居业, 2022(5):3.
[3]王萌.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12):3.
[4]姜志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及质量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22(012):018.
[5]赵伟胜.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 2022, 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