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探究

郑彩云  黄华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观研讨颈部血管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曾在2022年3月9日至2023年3月9日阶段,于本院接受超声检测94例病人作为临床调查目标,进行临床疗效探讨。同期体检的47例健康者为比对组,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47例病人为观测组,研讨观察比对组与观测组94例病人超声检测结果、颈部血流数据;结果:实施超声检测的观测组47例病人舒张阶段最大血流速度,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低,且阻力整体指数以及超声各项检测指标,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管理手段可以提高超声各项检测指标精准度,提高阻力整体指数,抑制舒张阶段血流速度,值得大面积临床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临床疗效

所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短暂或者急性偏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并伴随有恶心、眩晕、呕吐以及猝倒。同时,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极易引发多种合并症,所以主要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很难被发现,导致病情被延误。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直都是以寻找能诊断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办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对该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1]。为了进一步观研讨颈部血管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果,于本院接受超声检测94例病人作为临床调查目标,进行临床疗效探讨。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曾在2022年3月9日至2023年3月9日阶段,于本院接受超声检测94例病人作为临床调查目标,进行临床疗效探讨。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最小46,最大77,平均年龄范围处于(61.78±0.49)岁;实施超声检测的观测组47例病人最小47,最大78,平均年龄范围处于(62.86±1.88)岁。比对组与观测组94例病人实际数据和实际信息无任何统计学价值,P>0.05。

纳入标准:①病人最终确诊结果完全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临床症状;②临床信息资料齐全;③配合度高;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癫痫史;②晚期肿瘤;③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拒绝配合治疗;⑤临床资料不齐全。

1.2方法

比对组与观测组所有病人全部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所使用设备为飞利浦IU22型彩超多普勒诊断设备。病人保持仰卧位,将探头频率调节为8-11MHz,并对颈部血管实施全方位检测[2]。在颈部总动脉分叉口下方约1.5 cm位置,通过多普勒方法,测量颈部总血管在收缩和舒张阶段的最大血液流速,并在此基础上,测定颈部总血管的直径。

1.3观察指标

研讨观察比对组与观测组94例病人超声检测结果、颈部血流数据(实际内径、收缩阶段血液最大流速、舒张阶段血液最大流速、阻力整体指数)。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统计以及归纳对所有搜索数据实施全面计算收集,用n[(%)]表述计数数据,以平均p<0.05为主要统计判断依据指标,具有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研究意义。

2.结果

2.1比对组与观测组病人超声检测结果比对

实施超声检测的观测组47例病人产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高。P<0.05,比对组与观测组94例病人临床指标有明显差别,具体数据参考表格1内容。

2.2比对组与观测组病人颈部血流数据比对

实施超声检测的观测组47例病人舒张阶段最大血流速度,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低,且阻力整体指数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高。P<0.05,比对组与观测组94例病人临床指标有明显差别,具体数据参考表格2内容。

3.讨论

实施超声检测的观测组47例病人产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高(P<0.05)。表明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良好诊断价值。

实施超声检测的观测组47例病人舒张阶段最大血流速度,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低,且阻力整体指数较同期体检的47例比对组健康者高(P<0.05)。表明颈部血管超声手段不仅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进行监控,而且还可以对被检对象的颈部动脉内部整体血流动力学状态实施实时反应,这就为主治医生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数据,从而为精准确诊疾病提供便利。当前,临床最好的确诊方法是颈部血管超声[3]

参考文献

[1]王君,江泉,施秀荣,等.实时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J].肿瘤影像学,2019,28(4):223-226.

[2]王玉玲.杨亚锋.杜丹/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4):848-849,869.

[3]陈萍.秦琴.漆晓东.等/颈部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术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6,29(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