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第二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根据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特点分析可知,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主要分为包括小学阅读与语文写作两大学习模块,而阅读培养的是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写作。通过小学语文的一个基本要素阅读去深入分析,它是小学阶段语文知识阅读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培养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丰富其想象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通过阅读可以加强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学生逻辑思维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下,利用语文要素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将通过语文要素的含义、阅读要素的阐述以及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进行探讨。
一、单元语文要素的意义
语文元素,顾名思义就是构成语文的基本元素。具体来说,语文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二是基础语文能力,三是学习策略,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缺一不可。相对于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而言,单元语文要素作为一种统编教材的典型特征,在每个单元都以导语的形式,阐述了在本单元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要素。并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核心进行阅读教学,既便于语文教师更科学地规划教材的内容,明确单元、课文的教学重点,又能帮助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师设计阅读教学计划,确保阅读教学的科学性。此外,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重新整合本单元的教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计划、有梯度地训练学生逐步具备该有的语文知识点、能力点,从而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所以,在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从而打造一种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二、准确解读单元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确定一个语文要素,教师必须准确解读,明确每个单元要训练的能力点,达到一个单元形成一种能力,完成单元目标。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说明本单元内容是革命故事,旨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革命故事,了解战争时代的生活,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感染,从而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这是文章内容所要渗透的思想教育。而单元导语另两句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了解点面结合怎么写,并学会点面结合的写法,这就是本单元必须训练的能力点了。以《开国大典》为例,群众入场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的场面描写以及举行典礼时礼炮声,欢呼声,乐曲声,排山倒海的掌声,这些点面结合的写法,就是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的素材,要细细品读,明确写法。又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语: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解读这句话后明确这是小说单元,并且知道小说是可以虚构的,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根据能力点要求,需要训练学生读小说时关注情节,关注环境,能客观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能够根据文中故事或者某个片段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例如《桥》一文,洪水疯狂肆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惊慌失措,跌跌撞撞的逃生时,老汉像一座山沉着指挥大家排成队依次撤离,甚至从队伍中揪出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是党员,应该排在后面。最后人们得救了,老汉和他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这种受人拥戴,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形象通过小说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形成正确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认真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若是每个单元训练都能完成单元语文要素规定的目标,那么每学期学生能力将提高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学会把握训练要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训练学生写文章先立意,再围绕中心意思写,学会从不同方面选取事例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其中《夏天里的成长》中心意思是: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围绕这句话从不同方面选材,写出动物、植物、人物、山水、柏油路、铁轨等方面生长来突出中心意思。教学时让学生找中心句,找课文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举了哪些事例。对于具体语言文字要选择性解读,就不需能像其他课文那样反复解读课文内容,而是凭借课文理解写法,学会写法。《盼》一文围绕“盼”这个中心,写了“我”得到新雨衣、盼穿新雨衣、盼变天,下雨盼出门,盼的心理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指导理解选材,学习选材,结合交流平台掌握立意和选材的方法,从初试身手的题目中选一两个,交流训练。《好斗的公鸡》抓住“斗”选择事例,《弟弟变了》围绕“变”选择事例,《忙碌的早晨》紧扣“忙”选择事例,这样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阅读教学效果好,达成率高。
四、丰富单元阅读教学的内容
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补充适当的材料,充实教学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帮助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比如,《竹节人》这篇课文,由于本课文的学习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竹节人是怎样做以及怎么玩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涉及手工制作的课外文章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宇宙生命之谜》文章的最后一条评论提醒学生们:科学家们最近几年也许在研究火星时有了另一项新发现。从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丰富学习内容,从而证实本文的观点是否正确。《故宫博物院》要求选景点为家人作解释,而文中的几处资料只粗略地介绍了故宫各个景点,若要详细介绍某个景点,就必须继续搜集资料,对自己想要介绍的景点或家人感兴趣的景点做进一步了解,并将相关资料运用到介绍中。
通过提供相关材料或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应该指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阅读,提高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效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在学校语文各科学习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利用语文阅读的基本要素,进一步提高小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教师以多姿多彩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乐趣,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一定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斌.准确解读语文要素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对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策略的思考[J].山东教育,2021(19):44.
[2]张军.在多元阅读中落实语文要素——五(下)第四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1(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