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木工活动中的教师介入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幼儿园木工活动中的教师介入策略探析

邱丽英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幼儿园 364300

木工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工具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手眼协调进行操作活动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园木工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和引导者。在木工活动中,教师的介入策略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教师通过对幼儿观察,了解幼儿在木工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判断幼儿学习的水平、策略和需要,并及时介入、鼓励幼儿参与,以促进幼儿在木工活动中能力和兴趣的提升。

、幼儿园木工活动中教师的介入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在幼儿园里进行的木工活动,就是一个幼儿积极地进行思维与探究的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寻找自己的体验,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显然,这是一个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其周围环境的一种有效的交互,其特征是独立、自主。在对幼儿的木工活动进行干预的时候,教师要对其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适当的时间对其进行干预,要尽可能地避免对幼儿的木工活动节奏造成破坏,对其特定的思维产生干扰,进而造成木工活动的结果与教学预期之间的差距过大,进而对其发挥的功能和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参与活动的时候,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学习等待,寻找参与活动的结合点。

(二)适度性原则

木工活动属于一种具有很强综合性的活动,它可以促进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发展。很多老师对于孩子们的感知能力还没有充分的信任,他们害怕孩子们的体验不够充分,所以想要用自己的活动介入,让孩子们对木工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教师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束缚幼儿思想的枷锁,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思考,从而影响到幼儿的自主探究,降低了木工活动的教育价值。所以,在进行幼儿木工活动时,教师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深度来影响孩子的认识和判断,要尊重孩子在木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特征。

(三)隐蔽性原则

对儿童进行各种干预的途径很多,各种途径的干预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对木工活动进行干预的时候,老师们要遵守隐蔽的原则,尽可能地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免自己的显性干预扰乱了孩子们的思维,导致他们的活动被突然打断。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尽可能地避开简单的语言引导,尽可能地使用启发式的方法,对孩子们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这样才可以保证木工活动可以在原来的速度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二、幼儿园木工活动中教师的介入策略

(一)适当调整介入动机

很多老师对幼儿园木匠教学的干预动机都有偏差。一些老师更多地注意到了儿童在组织与执行中的“活动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老师下意识地设定出来的一种行为,孩子们并不会真的去设定“规则”,这种“规则”就会变成一种束缚。比如,在进行“小木桌”的木工作业过程中,一些老师习惯于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木工尺来衡量木棒的长度,但是,对于没有使用过木工尺的儿童来说,他们在进行木棒长度的对比时,更多地倾向于将两个不同的木棒进行对比。老师的示范反倒是限制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从而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把制定木工活动规则的权力交给儿童,把参与的动力从活动规则转向对木工活动的不断推动,让他们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在探讨中寻找出与自己相适应的行为规律。

(二)调整教师的介入情绪

教师在干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让儿童感觉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不管是消极情绪状态、中性情绪状态,或者是积极情绪状态,都会对幼儿的活动心理造成潜在的影响。孩子的直觉是非常灵敏的,老师说话的时候,语气、表情等都会被孩子们看得很清楚。教师的负面情绪状态让孩子们对“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我做错了什么”等联想,从而提高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的心理一般都是处于一种中立的状态。积极的情绪状态通常可以换取到幼儿的正向反馈,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变得更有信心,更有动力,更有勇气。所以,当老师们参与到木工作业中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情绪控制,用正面的干预情绪,为儿童们提供正面的情感体验。

(三)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

在幼儿木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具体状况,科学地选取各种干预方式。比如,在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小木屋”的制作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能力,导致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涂抹到木板上,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加入到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用一根棍子,将一些木工胶涂抹在木头上,当“点”的数量越来越多,木工胶就会被涂抹在木头上,孩子们就会在旁边看老师怎么涂抹,然后就会熟练起来,然后再进行涂抹。老师的参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引导幼儿寻找正确的答案,使幼儿恢复自信,使其可以继续进行。

总结

木工活动是幼儿的一项重要活动,幼儿在学习和操作中需要教师的介入和引导,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幼儿园木工活动中的教师介入对幼儿学习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既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提高介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孜.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2]牟晗璐.中班木工区教师介入指导现状研究[J].才智,2021(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