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促进骨折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针灸如何促进骨折康复

何芳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35000

众所周知,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针灸的出现,彰显出我国古代中医的成就。针灸不仅能够治疗某些疾病,还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事实上,在中医学上,针灸对于治疗骨折也能获得良好疗效,针灸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针灸如何促进骨折康复。

一、什么是骨折?

所谓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出现完全或部分断裂,常发生于儿童或老年人身上,中青年人也可能会发生。大多患者为一个部位骨折,而少数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多发性骨折。患者常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肿胀以及出血等,或是皮肤有瘀斑等相关症状,这些症状将会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多处脏器损伤,直接导致休克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经过妥善处理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到原有的正常功能,但是部分患者也会留下各种后遗症。通过针灸的骨折处方,能够促进创伤部位的康复速度,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后遗症的出现。

二、骨折后存在的康复问题

(一)患者在发生骨折后,会出现局部的剧烈疼痛,尤其是在移动患肢时,疼痛症状还会进一步加剧,并伴随有明显压痛感。

(二)无论是骨折还是手术,都会导致四周动静脉等软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及静脉内和淋巴内的血流瘀滞等,容易出现回流障碍,进一步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等,再加上各种炎症反应,还会对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起到破坏作用,渗液滞留在组织间隙,进而导致骨折术后的肢体肿胀。

(三)一旦骨结构或软组织受到严重创伤,还会出现出血情况,胶原纤维生成,并大量沉积,造成粘连。当发生骨折后,由于固定、疼痛等因素,也会致使关节活动度的不断下降,关节的稳定性逐渐减少,这些情况也会导致肢体的功能性障碍。

三、骨折后的康复分期

(一)骨折后1-2周

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骨折部位已经过复位或固定处理,且处于制动状态,患肢肿胀症状有所缓解,此时便可能会出现软组织粘连或骨折再次移位等问题。关于实行康复的目的,旨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进而达到加快血液循环、加快水肿消退的目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出现软组织粘连或肌肉萎缩等问题。

(二)骨折后2周-3个月

在这一阶段,患者并未拆除外固定,不再感到疼痛或肿胀,骨折端逐渐趋于愈合,这一阶段的康复,主要是为了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患者的平衡能力,不断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避免肌肉萎缩。

(三)骨折3个月后

外固定基本拆除,骨折端也处于稳定状态。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恢复肌力,确保患者能够快速恢复至正常的肢体功能。

四、针灸如何治疗骨折?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全身或局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大约有5%-10%的骨折患者,会因多种原因而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另外,部分患者由于年老体弱,精血亏虚,在发生骨折后骨髓长期处于缺少濡养的状态下。骨折局部严重的筋肉损伤,也可能会造成经络气血壅滞不通,脉络受损,血瘀气滞等,造成气血不得运行濡养筋骨,这种情况下就会直接影响到骨折修复,甚至出现延迟愈合或无法愈合的情况。那么该如何有效促进骨折康复,缩减骨折愈合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愈合质量,这始终是骨科研究领域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肢体骨折部位经过修整处理后,建议患者应取舒适体位,尽量暴露骨折对应部位的侧面,及其四周各处约为5cm处的三阴交穴和阿是穴,经常规消毒处理后,再使用毫针进行直刺。采用缓慢提插捻转手法,每种约为1分钟,然后再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带有小洞的硬纸片,将其经过针尾套在针灸针上,并放置于针刺局部表皮。取一段长度约为2cm的艾条,将其套在针柄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艾段下段应距离皮肤3cm左右,在其下端使用线香点燃,使其自然施温针灸,在这一过程中,若是患者感受到明显烧灼感,可以在前硬纸片下方位置上,再加上一硬纸片,以此来达到减小火力的目的。待艾段自燃至成灰后,可去掉为一壮,按照上述方法,可连续施温针灸3-5壮,平均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0天,可暂停2天。

患者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使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这种情况不便于取穴针灸。对骨折对应部位的阿是穴,以及四周各约5cm处针灸。按照经络如环无端,气血周流左右的特异性,以此来促进骨折部位经络的气血通达,循环加速,从而加快新陈代谢。在骨折初期,一般肿痛症状较为严重,此时可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若是局部淤血化尽,肿痛基本消除后,还能强壮筋骨,促进骨痂生成,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互交汇的穴位,便是三阴交,通过针灸三阴交,能够达到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的目的,肝藏血,肾填精,生髓功能旺盛,从而为促进骨痂生成以及骨折愈合等,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

五、哪些人不适合针灸?

(一)糖尿病患者

与正常人相比较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相对较高,如若出现伤口,即使是微小的针灸针眼,短时间也难以愈合,若是未及时对针口进行处理,或是未能合理控制饮食,那么还容易造成伤口或针口感染等,对此,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针灸。

(二)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其中就包括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此类人群的凝血时间相对较长,甚至还会存在难以凝血的问题,出现针口流血不止的情况,所以说对于凝血功能障碍人群来说,也不合适针灸。

(三)皮肤感染、溃疡以及肿瘤部位等,均不适合针灸。

(四)白血病患者,也不适合针灸。